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家政服务13825404095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一重大部署,为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服务供给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重要意义。
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坚持思想引领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养老事业发展作出指示,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制度优越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人口大国,老有所养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老年人在生产中指导青年人,年轻人在生活中侍奉老年人。这种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养老模式,作为我国独特的养老文化被传承下来。加之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及先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理想与实践,使我国古代形成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民间养老机构等多种养老方式共存的养老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逐步积累发展,且已初步成形;再加之社会融媒体扩大影响,普及社会保障性养老服务产品,宣传“独立、自由、活力、乐享”的健康老年生活观念,补贴养老服务进家庭,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度,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正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以促进老有所养为目标,在开展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养老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事,关乎亿万家庭幸福和百姓福祉。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任务,是筑牢兜实民生底线的具体表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创新模式不能也不应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在中国特殊的经济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持续推动供需两侧齐发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提升需方的购买力反向带动供给能力。创新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的边界,构建混合式的养老服务供给新机制,把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结合统一。不少社区探索将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嵌入到社区中,通过“五位一体”适老化配套的养老新模式,用真心给老年人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舒心、安心养老服务。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的供给是需要突破的短板,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合理的收入与职业尊严。要关注照护人和被照护人的权利,为护理人员提供合理的作息和心理健康服务等。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是充分回应人民共同富裕的呼声愿望,是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措施。
以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为重点,在夯实基础建设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含光荣院)建设纳入相关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环境条件等因素,分级编制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整体方案,合理确定设施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建设,是高质量发展养老事业的基础工程。当前,很多地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还不完善。例如有的养老服务站为了节约成本,建在远离城区的偏远郊区,老年人去一趟很麻烦。再如很多城市的老城区已经没有了建设空间,只能在现有建筑中修修补补,位置、面积往往不能够达到理想条件;乡村社区土地范围较大,一个养老服务机构很难辐射那么大范围。所以要下功夫夯实基础建设,养老设施硬件必须跟上,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应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入渠道,确保养老设施建设跟上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和分布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准投入,让养老设施建设尽可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有需要的地方多建服务站,符合养老服务圈的要求。老旧城区的社区用房、单位闲置办公用房和国有资产房屋土地要合理分配,优先用于养老设施。新城区的养老设施要切实做到与住宅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同交付,从源头考虑养老服务建设问题。
以综合养老服务为突破口,在推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要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针对各地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要优先解决老年人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将养老服务标准内容向全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各界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供给,对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街道提供家庭养老指导模式,推动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化照护服务机制,鼓励相关企业为老年人创新产品和服务。全力整合资源,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有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设健康长者公寓,围绕以人为本的养老服务理念,遵循“重人性、融邻里、亲自然、有意义”的服务理念,结合智能适老、营养膳食、管家社工三方面为长者生活带来人性化服务。这既能充分解决老年人需求,也能让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要通过持续推进综合养老服务,不断整合优质养老服务资源,打通养老需求痛点,解决服务供给难点,深化已有服务内容。持续扩大服务受益人群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普惠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打造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养老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