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结果发布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02:25

为了厘清当前养老服务和老年消费的实际状况,家政服务13825404095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振养老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2年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对我国养老消费的现状展开相关调查。

近日中消协对外公布《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也全部公布。我们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全部内容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本文摘录自中消协对外公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

01.居家养老是多数老人的现实选择

近九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仍是目前老人能接受的主流养老方式,占比88.93%,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相对较少,占比11.07%。

图1 主要选择养老方式分布情况

1、中部城市对居家养老更偏好。从不同地区来看,中部城市选择居家养老比例最高,达到93.24%,其次是西部城市,对居家养老选择比例为89.89%,东部城市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比例最低为87.19%。

图2 不同地区对居家养老方式选择情况

2、70岁及以下老人更青睐居家养老。从不同年龄段来看,60-69岁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比例最高,占比93.27%,50-59岁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占比90.30%,而70岁及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相对偏低。

图3 不同年龄段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情况

3、自理能力高的老人多选择居家养老。从不同身体状况来看,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越多,其次是主要依靠别人照顾的老人,需要部分照顾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相对较少。

图4 不同身体状况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情况

4、教育程度越低越倾向于居家养老。从不同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教育水平较高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相对最少。学历水平越高越能够接受机构养老模式,相反学历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居家养老。

图5 不同身体状况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情况

5、低收入老人居家养老意愿强。收入水平会影响老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老人更多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而月收入水平在8000元及以上高收入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相对较少,偏好机构养老的更多。

图6 不同月收入老人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情况

02.居家养老的老人与配偶同住率高

居家养老的老人主要与配偶同住。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与配偶同住比例最高,达到40.65%,其次是与配偶及子女共同居住占比23.95%,与子女同住占比20.96%,独居比例相对较低为12.82%,仅有1.63%的老人与孙辈共同居住。

图7 居家养老的同住情况

1、东部城市居家养老与配偶同住率高。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与配偶同住情况最多,而中部和西部城市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实际与子女居住的比例更高。

图8 不同地区居家养老的同住情况

2、不同年龄居家同住情况存在差异。从不同年龄段来看,90岁及以上老人独居养老比例不低,69岁及以下的老人与配偶居住比例更高,80-89岁的老人更多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养老。

表1 不同年龄居家养老的同住情况

3、不同子女数量影响居家同住情况。从不同子女数量来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居家养老多是独居和与配偶同居,与子女同住比例最低,而拥有3个及以上孩子的的老人更多选择与子女同住形式居家养老。

表2 不同子女数量居家养老的同住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居家同住情况。从老人不同身体状况来看,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更多选择独居和与配偶同居,而身体状况欠佳,主要依靠别人照顾的老人选择与配偶及子女和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情况偏多。

表3 不同身体状况居家养老的同住情况

03.熟悉的环境是居家养老核心驱动

在熟悉环境中养老是最主要因素。希望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是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最核心的因素,其次是身体条件允许在家养老,占比52.57%,此外,家里人能够提供照顾也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条件。

图9 选择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1、西部城市老人更期望在熟悉环境养老。从不同地区来看,西部城市老人因期望在熟悉环境中养老比例最高,中部城市因家人能够提供照顾而居家养老的比例最高,东部城市老人多是因自己身体条件允许而选择居家养老。

图10 不同地区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2、90岁及以上老人更期望在熟悉环境养老。从不同年龄来看,9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主要原因是依赖熟悉环境,70岁-89岁老人家里人能够提供照顾,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表4 不同年龄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3、身体状况影响居家养老动因。从不同身体状况来看,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条件允许以及希望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而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老人更多因家人能够提供照顾居家养老。

表5 不同身体状况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4、子女少的老人更期望在熟悉环境养老。从子女数量来看,仅拥有1个孩子的老人因期望在熟悉环境中养老的比例高,子女数量在3个及以上的老人,多因家里人能够提供照顾而希望在家中养老。

表6 不同子女数量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

04.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最急需

居家养老对家政清洁、餐饮服务需求最大。从服务需求来看,居家养老的老人服务需求度最高的是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占比24.6%,其次是餐饮、老年饭桌等服务,再次是社会交往的服务需求。

图11 居家养老的主要服务需求

1、各地区对日常照料服务需求较均衡。从不同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老人对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比较均衡,但值得关注的是,中部地区对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的医疗服务,以及保持社会交往、身心愉悦的服务需求较大。

表7 不同地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2、80-89岁老人对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最大。从年龄来看,80-89岁老人对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最大,其次是70-79岁老人,与此同时,70-89岁老人对日间照料和托管服务的需求也较大,90岁及以上老人对上述两项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

表8 不同年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3、自理能力弱的老人对照料服务需求最大。从不同身体状况来,主要依靠别人照顾的老人对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最急需,而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对体育、健身等项目以及保持身心愉悦的社会交往服务需求更大。

表9 不同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

05.居家养老所需服务并未充分满足

三成老人并未购买和使用所需服务。从不同居家老人所需服务满足情况来看,32.62%的老人没有购买过上述所需服务,老人购买和使用较多的服务分别是: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27.84%)、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22.48%)和餐饮服务、老年饭桌等服务(20.59%)。

图12 购买使用过的居家养老服务

1、中部老人服务需求满足程度较低。从不同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满足情况来看,中部城市老人购买使用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的比例最低,其中法律咨询或援助服务、知识讲座及书法绘画等文化教育服务和聊天及心理疏导等精神慰藉服务购买和使用率最低,而东部老人购买和使用服务比例较高。

表10 不同地区购买使用过的居家养老服务

2、生活自理能力影响购买服务类型。从不同身体状况老人购买的服务类型来看,主要依靠别人照顾的老人购买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以及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的较多,而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更愿意购买休闲娱乐服务。

表11 不同身体状况购买使用过的居家养老服务

3、80-89岁老人未购买服务比例最高。从不同年龄老人购买的服务情况来看,80-90岁老人没有购买过所需服务的比例最高,90岁以上老人购买和使用所需服务的比例最高。

12 不同年龄购买使用过的居家养老服务

06.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有待提升

近五成老人对收费合理性存疑。当被问及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时,仅有9.51%的老人表示非常合理,45.60%的老人表示比较合理,36.55%的老人对收费合理性表示一般,认为不合理的比例达到8.34%。

图13 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

1、西部地区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最低。从不同地区来看,西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最低,多数西部地区老人认为服务收费合理性一般,而中部地区的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相对较高。

图14 不同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

表13 不同收入居家养老服务收费合理性评价

07.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亟需提高

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

当被问及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仅有12%的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51.75%,36.24%的消费者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表示一般或不满意,对质量水平存疑。

图15 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水平

西部城市服务质量满意度较低。从不同地区来看,西部城市消费者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最低,仅为48%,低于总体水平,而中部地区消费者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相对较高,满意度达到78%。

图16 不同地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水平

养老服务价格不透明问题呼声强烈。

服务价格不透明问题凸显。消费者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价格不透明(29.3%),其次是获取过多个人信息(25.2%),亲情消费(23.1%)。

图17 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遇到的问题

东部城市价格不透明问题关注度高。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城市消费者遇到价格不透明问题比例更高,此外,东部城市对亲情消费、获取过多个人信息等养老服务问题呼声较多。

为了帮助大家梳理社工师考试的知识点,成都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悦林科技推出【社考云学堂】,这里有资深讲师|在线答疑|章节练习|模拟考试|真题讲解,提供了精细化、陪伴式的服务,让广大社会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多次登录平台反复学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