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走路和跑的小孩活动能力愈来愈强,惠州保洁13825404095他们对周围事物和环境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爸爸妈妈除了要坚持执行管教外,更加应该提高警觉,定期检讨家中的安全措施,请看以下短片,防范家居意外。
家居安全
剧目: 家居安全
旁白:家居安全
相片:小孩 (12-18个月)拿着玩具去找爸爸
相片:小孩 (12-18个月) 从客厅跑到其他地方去,爸爸妈妈看着他
相片:小孩 (18-24个月)爬到上沙发上玩
相片:小孩 (18-24个月)拉窗帘绳
旁白:小孩的活动能力愈来愈强,喜欢四处走、爬高爬低、蹦蹦跳,但是缺乏安全意识,所以爸爸妈妈要提高警觉,经常检查家中的安全措施,防范家居意外。
标题:确保小孩安全
旁白:确保小孩安全
小标题:不可独留小孩在家
相片:爸爸站在门口正想外出,儿子(5岁)和女儿(3岁)在门口跟爸爸说再见,打叉
相片:爸爸站在门口正想外出,妈妈陪着儿子(5岁)和女儿(3岁)在门口跟爸爸说再见
旁白:为了确保小孩的安全,千万不要把小孩独自留在家里,也不应该让较年长的小孩代为照顾,记着要有成年人陪同。
小标题:急救箱
相片:急救箱
旁白:家里要备有基本急救物品,以备不时之需,包括:
小标题:酒精棉
相片:酒精棉
旁白:酒精棉:在进行急救前用来消毒双手
小标题:纱布绷带
相片:纱布绷带
小标题:弹性绷带
相片:弹性绷带
旁白:纱布绷带或弹性绷带:用来包扎伤口,也可以在出血的伤口上加压止血
小标题:三角巾
相片:三角巾
旁白:三角巾:包扎受伤的部位,承托或固定断骨的部位
小标题:圆头剪刀
相片:圆头剪刀
旁白:圆头剪刀:用来剪开胶布、绷带,或在必要时剪开衣服
小标题:消毒药水
相片:消毒药水
相片:生理盐水
旁白:消毒药水:消毒和清洗伤口
小标题:敷料包
相片:敷料包
相片:打开了的敷料包
旁白:敷料包:用来清洗和覆盖伤口
小标题:消毒纱布
相片:消毒纱布
小标题:无纺消毒纱布
相片:无纺消毒纱布
旁白: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
小标题:消毒胶布
相片:消毒胶布
旁白:消毒胶布:用来处理面积较小的伤口
小标题:胶布
相片:胶布
旁白:胶布:固定纱布敷料
小标题:一次性手套
相片:一次性手套
旁白:还有一次性手套
小标题:三层外科手术用口罩
相片:三层外科手术用口罩
旁白:还有三层外科手术用口罩
相片:小孩弄伤了手指,找爸爸妈妈
相片:妈妈替小孩(5岁)贴胶布,药箱放在旁边
旁白:你们也要有急救常识,当小孩遇到轻微损伤的时候,你们可利用急救箱内的物品为小孩先处理,有需要时再带他去看医生。但是,如果小孩严重受伤时,就应该尽快把他送到医院去。
标题:客厅安全
旁白:客厅安全
相片:客厅
旁白:客厅的家具都会令小孩受伤。
小标题:选用没有尖角的家具
相片:圆形桌子
旁白:最好选用没有尖角的家具。
小标题:用防撞塑料套包住尖角
相片:防撞塑料套包妥枱角
相片:防撞塑料套包妥柜角
旁白:要用防撞塑料套包妥有尖角的家具。
相片:玻璃桌面,打叉
相片:桌布,打叉
相片:桌子垫,打叉
旁白:家里不应使用易破的玻璃桌子,也不要使用桌布和桌子垫。因为小孩拉扯桌布和桌子垫时,桌子上的东西就会掉下来。
小标题:使用有安全扣锁的折叠式桌椅
相片:折叠形的桌子
相片:折叠形的桌子安全扣 (1)、(2)
旁白:尽量避免用折叠形的桌子椅子,如果要使用的话,就应该使用装有安全扣的。
小标题:不要「层层叠」
相片:塑料箱子一层层地叠起来,打叉
相片:矮小木梯,打叉
旁白:不要把家具一层一层地叠起来或随便乱放,以免小孩可以爬到高处。
小标题:沙发背面靠墙
相片:沙发靠墙放
相片:小孩(18-24个月)爬到沙发上玩玩,打叉
旁白:要把沙发靠墙放。要是小孩爬上去的话,就会很容易令沙发翻倒,小孩就会掉下来!
小标题:阳台加上围栏
相片:阳台加上围栏
相片:阳台的门没有关上,打叉
相片:阳台的门关上
旁白:为了确保小孩的安全,要在阳台加上围栏,还要把通往阳台的门关上。
小标题:安装防护网
相片:防护网加尺量度阔度
相片:防护网
相片:活动形防护网
相片:锁好了的活动形防护网 (1)
相片:锁好了的活动形防护网 (2)
旁白:要在所有的窗户安装合规格的防护网。如果是活动形防护网,就一定要锁好。
小标题:系好窗帘绳
相片:近看系好的窗帘绳
相片:窗帘绳(1)
相片:小孩(18-24个月)拉窗帘绳(1),打叉
旁白:千万不要让小孩触踫窗帘绳子,记得要把它们系好。万一窗帘绳子缠着他们的脖子,就会令他们窒息,很危险啊!
小标题:楔门胶
相片:楔门胶固定打开了部分的门儿
小标题:磁石
相片:磁石固定已打开的门儿
旁白:用楔门胶或磁石固定已打开的门儿,就不会那么容易夹伤小孩!
小标题:U型楔门胶
相片:U型楔门胶防止门儿关掉
旁白:U型楔门胶更可以防止门儿突然关上而夹伤小孩的手。
小标题:插座面板保护盖
相片:插座面板用保护盖盖住
旁白:用保护盖盖好墙上的插座面板
小标题:放好拖线板
相片:拖线板放在小孩触踫不到的地方
旁白:还要放好拖线板,不要让小孩触踫到。
小标题:加安全罩
相片:电扇盖上安全罩网和近看电扇安全罩网
旁白:要用安全罩网盖好电扇,
小标题:放高处
相片:电扇放高处
旁白:也要把电扇放高。
小标题:妥善收藏
相片:火柴、打火机
相片:火柴、打火机放在抽屉内
旁白:还要把火柴或打火机妥善收藏,应该把它们放在抽屉内。
小标题:扣好安全带
相片:宝宝坐在婴儿车,扣上安全带。
相片:宝宝坐在高脚椅子,扣上安全带和锁上安全锁。
相片:扣上安全带
旁白:当宝宝坐在婴儿车或高脚椅子时,要扣好安全带和必须把儿童餐椅扣在餐椅上。
小标题:安全使用熨斗
相片:妈妈向小孩(5岁)表示不可以走过来
旁白:熨衣服的时候,是不应该让小孩靠近熨板和熨斗的。否则被小孩触碰到的话,就会发生危险。
相片:熨斗放在熨板上,收起熨斗的电线,打叉
旁白:当不需要使用熨斗时,应该把熨斗妥善收藏起来,不应随处乱放。
小标题:保持家居整洁
相片:妈妈将杂物放好
旁白: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将杂物放好,小孩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绊倒了。
标题:厨房安全
旁白:厨房安全
相片:混乱厨房,打叉
相片:整洁厨房
旁白:厨房更加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小标题:加围栏
相片:围栏
相片:小孩(18-24个月)站在厨房门口围栏前面
旁白:厨房门口要安装围栏,防止小孩走进去。
相片:妈妈背着小孩在厨房,打叉
旁白:不要背着小孩走进厨房,因为他们可能会用手耍弄厨房的东西,这样就麻烦了!
小标题:锅子手柄向内
相片:厨具转向煮食炉外方,打叉
相片:厨具转向煮食炉内方
旁白:把厨具转向煮食炉内方,就不会容易被拉倒和引致烫伤。
小标题:盖好烹饪炉炉灶
相片:用盖盖好炉灶
旁白:如果炉灶有盖,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应该把它盖好。
小标题:放好危险物品
相片:刀、剪刀放在刀架和靠墙位置
相片:电热水瓶放在靠墙位置
相片:急救箱放到高处
相片:清洁剂放在有门儿的柜
旁白:要把危险的物品,包括利器、药物、电热水瓶或保温瓶和清洁剂,放到小孩触碰不到的地方。
相片:用汽水瓶盛载清洁剂,打叉
旁白:不要用饮品的盛器来装清洁剂或其他化学物品,如果被小孩当作饮品就危险了!
标题:浴室安全
旁白:浴室安全
相片:浴室(1)
相片:浴室(2)
旁白:各位爸爸妈妈都要注意浴室的安全呀!因为浴室内也有很多陷阱啊!
小标题:保持浴室门关闭
相片:浴室内影浴室门关闭
旁白:要经常保持浴室门关闭,小孩就没有那么容易走进去。
小标题:盖住厕所板
相片:盖住厕所板
旁白:也应该经常把厕所板盖上,除了可以保持卫生,也可以避免小孩把头伸进去玩水。
小标题:保持浴室干爽
相片:浴室有积水,打叉
相片:浴室干爽、没有积水
旁白:要时常保持浴室干爽,不然就会很容易滑倒。
小标题:放防滑胶垫
相片:浴缸里放防滑塑料垫
旁白:如果浴室内安装浴缸,最好在浴缸里放防滑塑料垫。
小标题:放好装水器皿
相片:装满水的水桶放在浴室地上,打交叉
相片:妥善放好了的水桶
旁白:不要把东西随便乱放到地上,更不应该把装有水的器皿随处乱放,如果小孩不小心掉进去可能会遇溺毙。
小标题:用塑料浴盆洗澡
相片:塑料浴盆
相片:宝宝用塑料浴盆洗澡。
旁白:替宝宝洗澡就要预备一个塑料浴盆。
相片:妈妈陪着小孩洗澡。
旁白:但记着千万不要让宝宝独自留在浴盆内,即使是一会儿都不可以,
小标题:准备妥当所需物品
相片:妈妈旁边有齐所需物品
旁白:所以最好先准备妥当所需物品才开始给宝宝洗澡。
小标题:先放冷水然后再放热水
相片:放冷水到塑料浴盆里
旁白:准备水给宝宝洗澡时,应该先放进冷水,然后才放进热水,
小标题:用手肘测试水温
相片:用手肘测试水温
旁白:再用手肘测试水温
标题:卧室安全
旁白:卧室安全
相片:卧室 (1)
相片:卧室 (2)
旁白:另外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就是卧室了,所以要确保小孩有安全的睡眠环境。
小标题:婴儿床放在成年人床边
相片:婴儿床放在成年人床边
旁白:环境容许的话,应该让宝宝睡自己的床,并把床放在照顾者的床边。
小标题:床褥尺寸切合床板面积
相片:褥子尺寸码切合床板面积
旁白:婴儿床的褥子要结实和尺寸要切合床板的面积。有空隙的话,宝宝会很容易被卡住,还会窒息的呀!也不应该放置软绵绵的杂物和宽松的被子到床上。宝宝不用枕头都可以睡得很舒服。
小标题:拉上围栏
相片:宝宝睡在婴儿床,已拉上围栏和关好
旁白:当宝宝在婴儿床上的时候,应该把围栏拉上和关好,防止他从床上掉下来。
小标题:围栏宽度少于6公分
相片:用尺量度栏栅之间的宽度
旁白:围栏之间的空隙不可以太宽,应该少于6公分,即是2.5吋,因为太宽的话,宝宝可以把头伸过去,会很容易被卡住。
小标题:床栏高度超过小孩身高的3/4
相片:小孩站在婴儿床上
相片:显示床栏超过小孩身高的四分之三
旁白:床栏高度应该超过小孩身高的四分之三
相片:小孩独自留在沙发上,打叉
相片:小孩独自留在没有围栏的床上,打叉
旁白:不要让小孩独自留在沙发上或没有围栏的床上,只是一会儿都不可以。
相片:窗帘绳子碰到婴儿床,打叉
旁白:还要确保小孩不能触碰窗帘绳子,万一小孩拿着窗帘绳子玩,而缠着他们的脖子,令他们窒息就糟糕了!
相片:双层床
旁白:如果家里放置双层床,更要注意安全。
小标题:安装稳固梯级
相片:双层床安装了稳固的梯级
旁白:可以做的预防措施包括在双层床安装穏固的楼梯。
小标题:铺上塑料垫
相片:双层床边铺上塑料垫
相片:塑料垫
旁白:还可以在地上铺上塑料垫,让小朋友在上下攀爬时多一重保护。
小标题:双层床靠墙
相片:床栏
相片:双层床靠墙
旁白:双层床的顶层要有坚固和高度适中的床栏,而且跟墙壁不应该有空隙。 因为手、脚和头很容易会伸进去,卡住了就很危险!
相片:小孩(兩岁))在厨房门口围栏外,妈妈在厨房,妈妈阻止小孩进入厨房。
旁白:所以爸爸妈妈要多留意小孩,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灌输安全的常识。
相片: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故事书。
旁白:只要爸爸妈妈常常提高警觉,做好防范措施,其实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尾镜:卫生署标志
卫生署拥有本数码影片的版权,
本数码影片只供非商业用途,
严禁租售及其他牟利用途。
2015年制作
确保宝宝安全
不要独留小孩子在家中或交由年纪较大的孩子看管
家中要有药箱
你要具备急救常识
客厅安全
有尖角的家具应该用护角保护
折迭的家俬,例如折椅、折台等,应妥善放好或上好安全锁
家具杂物不应「梯级式」式地摆放,以致孩童可由地面攀爬至高处
应该安装窗花,并上好锁(如窗花是活动的)
墙上的电插座,应该用保护盖盖好
常开了的门应该用门顶或磁石来固定
婴儿坐在手推车或高脚椅时,应该系上扣带及锁牢安全锁
窗帘绳子应该妥善放好,避免小孩子接触到
家中不应该有玻璃台面或玻璃门
应该把火柴或打火机等生火器妥善收藏好
廚房安全
厨房门口应设置围栏,防止两岁或以下的幼儿进入
煮食器皿的手柄应该向煮食炉的内方放
不应背着婴儿在厨房内活动
应该把利器(刀、罐头刀等) 放置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
应该放置药物于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不应该利用饮品瓶盛载清洁剂或其他化学用品
应该把清洁剂摆放于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或上锁的柜里面
应该把电水壸和热水瓶等放置于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浴室安全
应该放置防滑的塑料垫在浴缸内
应该常常保持浴室地面干爽
应该有常常关上浴室的门,防止幼儿自由出入
替婴儿沐浴时,应该使用塑料浴盆
不应让儿童独自留在浴盆内(即使只是片刻,例如接听电话)
替儿童准备洗澡水时,应先放冷水、后放热水,然后用手肘试水温
不应将盛着水的器皿(盆、水桶等) 随处摆放
睡房安全
把婴儿放在婴儿床上后,应该拉上床栏并闩好
婴儿床栏与栏之间的阔度应该少于6公分
婴儿床垫褥的尺码应该切合床板面积大小
床栏高度应该多过小孩身高的四分之三
不应该把婴儿独自留在梳化或没有栏栅的床上(即使只是片刻)
婴儿床上不应该有悬空的绳子,包括窗帘绳子
双层床应该有梯子,而梯子应该要稳固
双层床与墙之间不应该有任何空隙
急救箱内的小法宝家居意外有时总难免会发生,宝宝骨骼脆弱、自我保护能力低,要减低意外所造成的伤害,除了要注意家居安全外,还要懂得处理伤患。所以父母应学习意外发生时的急救处理,以备不时之需,而你的家中亦应备有急救箱以处理轻微的损伤。如情况严重请尽早求医。
急救箱内应有:消毒棉花
消毒纱布
敷料
黏贴胶布
弹性绷带 (2吋/5厘米阔及3吋/7.5厘米阔各一)
消毒火酒
温和消毒剂
安全扣针
圆头剪刀
三角巾
即用一次性手套
引导小孩自己进食
在适当的时候让小孩学习自己进食,不但有助他学习自我照顾,亦可增加他对进食的兴趣。小孩开始喜欢模仿成人、探索和学习物件的用途,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去培养他自己吃。一般的小孩约岁半至两岁大就可以用小汤匙自己吃东西。
有关小孩学习自己进食,请参阅
牙齿篇牙齿会陪伴我们一生,非常重要,所以爸爸妈妈要从小开始教导小孩如何护理自己的牙齿。每个小孩都各有不同,所以即使小孩迟了几个月才长牙也不用担心,但如果他一岁後仍未长牙,爸爸妈妈就要带他看医生了。
有关幼儿的口腔护理,请参阅
小孩可以不打疫苗吗?
打疫苗会有一点点痛,但这一点点的痛楚可以换来更大的保护!宝宝抵抗力弱,容易受感染。要保护宝宝,就要在宝宝诞生後带他在适当的时候接种疫苗及疫苗的加强剂,以维持免疫力。免疫接种是透过注射和口服的方法,将疫苗注入体内,令宝宝的身体产生抗体。
你可以带初生至五岁的孩子到卫生署辖下的母婴健康院、私家医院或诊所接受免疫接种。而小学生则由卫生署派注射员到学校提供服务。你亦可带子女到私家医生诊所接种疫苗。
12至18个月大的宝宝须要接种的疫苗除了卫生署建议在「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之内的疫苗,个别私家诊所及医院可能会为儿童接种其他疫苗,以预防相关的传染病和保障个人健康。家长如希望为子女接种这些疫苗,应先请教家庭医生,医生会因应儿童的个别情况而给予适当的建议。
睡眠篇 孩子的睡眠时间随着发展,孩子的睡眠时间会有所改变
年龄
全日睡眠时间* (包括日、夜睡眠)
1-2 岁
约 11-14 小时
*参考资料: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作息定时、维持良好的睡前常规有助孩子安睡。
每天足够的体能活动和睡眠亦有助孩子生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