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应强基层补短板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5 10:10

本报讯(记者刘洋实习生杨荧)“今天的协商会很有意义、很有质量、很有效益,惠阳保姆13825404095对得起这掌声!”4月21日上午,湖南省政协办公楼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问题”界别协商会正在进行,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高兴地表示。

会前,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省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调研了解到,2015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64.4万,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7.1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构建涵盖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提升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探索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新模式,湖南省健康养老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和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增加,我省现有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供给明显不足,发展也不平衡,且与起步较早的外省差距较大。”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毛学军介绍调研情况时说。

“所有的发言不讲客套话,直奔主题,具体突出能给老百姓真正带来好处的建议。”主持人欧阳斌为会议“定了调”,与会者的发言直面问题。“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坚决走向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协常委张光荣建议,养老医疗由政府提供充分保障,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

省政协常委黄顺玲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和提供者,使基层卫生人才留得住、引得进、用得上,才能更好地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她建议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和“互联网+医疗”服务。

“将居家养老与现有扶贫项目纳入政府年终扶贫考核范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医疗机构承担居家养老与医疗精准扶贫项目。”在姜浩文委员看来,实施精准扶贫应先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力。他建议积极鼓励民营医院参与居家养老与医疗精准扶贫;提倡各村民小组或居委会建立大病互助基金池,采取住院费用自付部分属于补偿范围的由基金池补贴的扶助措施。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仍以公立、公办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服务内容、标准较为滞后。大力发展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陈历宏委员建议,制定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相关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明确并落实各项补贴、可纳入医保和新农合的支付项目,逐步统一各类医养机构收费项目。“我们的医疗资源不是不够,是没有用好。”陈历宏的发言得到了陈丹萍委员的赞同,她呼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养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签约医生、互联网医生,充分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委员们还就如何规避与化解医患纠纷与医疗风险,以社会化的思路和模式推动居家养老医疗工作,搭建统一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化管理,打造集网络诊疗、远程医疗、在线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信息化“医生”等提出了建议。

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等部门负责人对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回应,表示将积极研究、吸收、采纳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尽快以省政府的名义或部门联合行文,出台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城乡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同时,鼓励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

“要进一步健全医保体系,把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结实,通过强基层、补短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欧阳斌表示,要归纳梳理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部门的回应,进一步思考并完善实际操作方案,争取推进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本报讯(徐晓丹特约通讯员骆彩虹)4月19日,在江西省政协召开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壮大新型消费”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养老消费”成为一个频率极高的热词。“扎实推进养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社会养老机构的专业化运行”、“着力培养一批本土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机构”……委员们围绕养老产业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不过,省政协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并不是刚刚才开始。4月1日,在江西省政府召开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会议上,省领导批示的省政协建议案被细化分解成41项具体工作任务,分别由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等14个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落实……有力落实既体现了省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反映出政协履职成果的高质量、高水平。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610.92万,占总人口的13.45%。面对“银发潮”冲击,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是现实所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为进一步推动江西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协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为专题协商要点,由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实施。

2015年3月至7月,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省民政厅、省卫计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赴南昌、新余及上海等地实地调研考察、座谈交流,并利用赴港澳台参加活动的机会考察借鉴相关做法和经验。同时,协调全省11个设区市政协相关专委会就地开展同题调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养老标准普遍很低、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实地走访考察过程中,调研组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情况表明,江西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随后召开的省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上,7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和养老机构企业家代表踊跃发言,聚焦“短板”查找问题,从政策措施、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多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人与委员交流互动,形成多项共识。同年8月,《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关文件的建议案》经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报送省委、省政府。

江西省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均对省政协建议案作出批示,指出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并要求省发改委、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吸纳省政协意见建议,并协调处理好有关单位反映的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加强督办,推动相关文件落实。

把养老产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依托江西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批中高档养老机构、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健全医养融合、做优扶强一批省内现有的养老企业……在《落实省领导批示和赣府发〔2014〕15号文件重点任务分工表》中,省政协建议案中的一条条好点子、好对策被分解细化成41项具体工作任务,分别落实到14个政府部门和单位。

南昌市政府和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根据任务分工,认真研究采纳省政协建议,并落实到今后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中,推动江西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着眼有温度的调研选题,着力有深度的建言献策,相关部门的采纳和落实,共同托起“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幸福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