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父母后,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4 08:15

随着年岁增长,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身边的好友开始一个个地变成了爸爸妈妈。

新年伊始,我正巧去见了一个刚生完孩子的朋友,她曾是一位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就更别提生小孩这件事了,后来遇到了她嘴里的“真爱”,不仅破天荒地结了婚,还光速生了娃。

这次见到她,她的改变让我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三句话不离小孩,孩子一出声她立刻紧张,眼神也变得又温柔又坚毅......我差点就忘了她以前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她告诉我:“我自己也觉得难以相信,现在我只要看着我的孩子,就觉得一切都满足了。”

这些神奇的变化,让我觉得,当父母真的是一件给人带来巨大改变的事。从她家回来后,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发现成为父母,好像,真的会改变人的大脑。

今天,就和你聊聊我的发现。

一个好消息:成为父母后,

我们的大脑会得到成长

1) 成为父母后,大脑会变“强”

我们的神经系统具有“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会在每个最重要的人生阶段进行一次大规模调节,来帮助我们面对新的挑战。

成为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调节阶段,一项针对新父母的研究显示,成为父母后,人们的大脑中会有两个区域格外活跃,得到「增强」(Abraham, 2014)。

第一个是“情绪处理网络(emotion-processing network)”,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杏仁核(amygdala),它是大脑的情绪快速反应中心。它的增强,能够让父母对婴儿的生存与安全更敏感,更快地感知到婴儿是不是饿了、是不是渴了。

下丘脑(hypothalamus),它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中心。在成为父母后,下丘脑会第一时间意识到,并分泌催产素,让你产生与婴儿之间密切的“联系感”。

多巴胺系统(dopamine system),它是大脑的“奖赏中心”。成为父母后,你的多巴胺系统会分泌激素,给予你“奖励”,这会让你在育儿时更开心,即便再苦再累,多巴胺也会让你动力满满,并享受育儿的乐趣。

第二个变得更加活跃的区域是“心智化网络(mentalizing network)”。这个区域可以让父母更集中注意力,专注于眼前。有赖于这个区域的活跃,父母对婴儿的关注度会变得很高,喜欢长时间地盯着婴儿看,仿佛怎么看都看不腻。

心智化网络还会和杏仁核产生更强的连接,这能让父母对婴儿信号更加敏感,对婴儿需求的推测更加准确(Feldman, 2015)。而照顾孩子带来的神经网络发展,可以让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获得更多动机,形成正向循环。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变化网络,成为父母后,大脑中的镜像网络(mirror network)和共情网络(empathy network)也会被激活。前者帮助父母对婴儿的动作进行观察,后者能够增强父母与婴儿的共鸣(Feldman, 2015)。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父母可以解读婴儿的非言语信号,推断婴儿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妈妈总是能在婴儿哭时,知道ta是饿了、冷了,还是单纯地无聊了。

2)成为父母后,你和伴侣会产生更强的“心电感应”

研究发现,成为父母后,我们和伴侣的脑间同步(brain-to-brain synchrony)会增加(Lu et al., 2019)。

脑间同步,指的是不同个体互动时,大脑活动的相似性和同步性。有了孩子后,父母两个人会有很多时间要一起照顾小孩、陪小孩玩耍,这样的持续“合作”,会不断地增加我们和伴侣的脑间同步,培养双方的默契,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和对方有了 “心电感应”。

3)成为父母后,你会对社会环境更敏感

在一项2020年的研究中,研究者邀请115名被试(包含55名父母群体,60名非父母群体),观看一个「正义得到了伸张」的场景,并观察ta们的表情。结果发现,在面对不公平、有威胁性的场景时,当「坏人」收到了合理的处罚,父母群体表现得更开心。

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能因为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ta们的孩子能否平安成长,同样的,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做了父母的人,会对社会上不公正、有威胁性的事件,更加警惕、敏感。

4)生育对母亲的记忆力,有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

从怀孕到生产,再到产后两年,母亲的记忆力会呈现“过山车”般的变化。

俗话说“一孕傻三年”,倒也不假。在怀孕期间,由于雌二醇和皮质醇的分泌(Glynn, 2010),母亲大脑内关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功能受损,并持续到产后(Henry & Rendell, 2007),导致母亲在怀孕后的一段时间里,记忆力明显下降。

但是,在产后两年,母亲的记忆会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一项研究对产后两年且未再次受孕的母亲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她们脑中控制记忆的区域——海马体(hippocampus)的体积得到了恢复。这意味着,由激素分泌造成记忆力的减退,会随着产后激素水平的恢复而恢复(Wadman, 2016)。

换个角度来说,当别人的记忆力随着时间日渐弱化的时候,母亲的记忆力却可以恢复如初,反倒也是种记忆力的进步了。

一个坏消息:成为父母后,

我们的大脑也作出了牺牲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当你的大脑为了“成为更好的父母”这件事情增强了自己,那么,势必要在其他与成为父母没那么相关的事情上,做出牺牲。

成为母亲后,会牺牲——

神经科学家Hoekzema等人对怀孕前后的母亲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发现,生育后,母亲大脑中参与处理、回应社会信号的灰质区域减少了(Hoekzema et al., 2016),这会导致母亲出现社交能力减弱的情况。

和产后记忆力的恢复不同,灰质并没有那么好的修复力——大部分功能损失带来的变化是长期存在的(Luders et al., 2022)。而且还有研究发现,母亲在生产2-3年后,参与处理和回应社会信号的仍然在持续减少(Hoekzema et al., 2016),相应的变化可能会持续到老年(Orchard et al, 2020)。

此外,母亲的神经脆弱性(neural vulnerability)也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新手妈妈在面对负面事件时,似乎会变得更脆弱、更容易情绪崩溃,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

成为父亲后,会牺牲——

对父亲来说,牺牲同样不可小觑。“产后抑郁症”同样也会发生在父亲身上。

父亲的致郁因素,更多来自于社会环境,一方面在养育婴儿时,父亲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爸爸”的角色而感到沮丧、疲惫,另一方面家庭与工作的失衡,也会导致新手爸爸们压力过大。而社会对“父亲产后抑郁”的污名化,让很多患有产后抑郁症的父亲不愿去治疗(Hicks, 2022)。

还有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父亲的大脑会缩小2%(Martínez-García et al., 2022)。具体来讲,初为人父者,大脑内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和视觉网络的皮质体积会减少,这损害了父亲的注意力、计划和执行力、以及处理视觉信息的功能。

Martínez-García等人认为,这样的“脑萎缩”虽然会对父亲的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却有利于提升神经可塑性,因为,大脑会努力创造和形成新的连接,以适应新生活、新角色(Martínez-García et al., 2022)。

一个真相:成为妈妈,

注定要比爸爸转变更大

无论从影响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还是从影响的范围来看,成为父母后,妈妈大脑所受到的影响,要比爸爸来得更大。

一方面,妈妈的转变比爸爸来得更早,范围也更广。

自怀孕开始,妈妈的体内就会分泌大量激素,比如催产素(oxytocin)、孕酮(progesterone)、雌二醇和皮质醇等。

催产素会激活大脑中镜像网络的边缘皮质结构,导致妈妈们怀孕后情绪敏感度变高;而催产素、雌二醇和皮质醇等激素相互作用,还会让妈妈们在怀孕后认知能力、空间能力和日常注意力都有所下降。

此外,这些激素也会让妈妈大脑中的“情绪处理网络(emotion-processing network)”产生更深刻的变化。虽然爸爸也会有情绪处理网络的变化,但爸爸的变化,主要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照料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变化程度比妈妈低,这也是为什么母亲一听到孩子哭喊就瞬间会有反应,而父亲则相对迟缓一些的原因。

另一方面,妈妈身上出现的转变,可能会持续一辈子,而爸爸的转变会逐渐消退。

怀孕和分娩带来的影响,如激素的大幅度改变等影响,可能持续一生。还有研究证实,这些影响是会叠加的。也就是说,前文提到的每一种影响,随着每一次怀孕,会越来越更强(Glynn & Sandman, 2011)。

而对于新爸爸来说,这些变化并不永久,而会逐渐消退(Zetlin, 2022)。

一个呼吁:父亲,

也一定要承担起

抚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责任

传统观念中往往会在育儿话题上强调母亲的作用,而忽略了父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父亲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亲的参与,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发展

研究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父亲能在其童年时较大程度地参与养育,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更少的行为问题。

相比之下,父亲参与程度不够的孩子,在社会适应、友情、行为上都更有可能出现问题(Pougnet, 2011)。

比如,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品行不端,出现酒精、物质滥用等成瘾障碍的概率都会增加(Lamb, 2004),尤其是对女孩来说,缺失父亲参与抚育,青春期意外怀孕的几率也会更高(Wilcox, 2013)。

父亲的参与,能够让孩子的性格发展更全面、健康

研究表明,在父亲的积极参与下成长的6个月大的幼儿,在智力、运动和社会行为上都比其他幼儿发育得更好。这些孩子长大后,在社交上表现得更加开放、善解人意,并有能力建立起稳定、可持续的社会关系(Ellis et al., 2017)。

另外,父亲还会通过高频身体游戏,激活与孩子的关系,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冒险精神。从长期来看,这些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上学后在同伴中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竞争压力大、冲突多的环境下,提升他们应对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一点对男孩来说尤其显著(Paquette, 2004) 。

父亲的参与,还影响着子女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父亲对孩子的回应程度,会影响孩子的依恋类型。在依恋理论中,婴儿和父母的关系是人生中最早建立的依恋关系。如果父母回应程度高,孩子就更可能发展成安全型;如果有一方对孩子的需求回应程度低,或者无法一以贯之,孩子可能发展成不安全型依恋(Fraley, 2007)。

其次,父亲如何对待母亲,也将影响孩子未来如何去爱人。如果父母之间是满怀爱与信任,双方的关系是亲密的、有回应的,孩子在长大后,也很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去爱人,而如果父亲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母亲,行为中包含冷暴力或身体暴力,这会让孩子认为这些行为在亲密关系中是可以存在的,未来ta们就更有可能接受一份充满暴力的关系,甚至习得暴力。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父亲和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很重要。

在我们熟悉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人总觉得妈妈是孩子的“第一抚育者”,承担着更多养育责任,但其实妈妈虽然经历了怀孕、哺乳这些生理过程,也并不意味着她们必须是第一抚育者——

父亲也可以在孩子的抚育过程中,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可以作为第一抚育者,也可以和母亲五五分工。

也许,有很多新手父亲,会觉得无法适应爸爸的角色,无法照料好孩子,就把更多的责任分摊到了母亲身上。但这不是因为你不适合做这些,反而是因为你还没有承担足够的照顾任务,来激活那些帮助养育的神经网络。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去多做、多练习、多了解,共同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注:不要把父亲的陪伴价值和“男子气概”的培养挂钩哦!父亲的存在不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

References:

Abraham, E., Hendler, T., Shapira-Lichter, I., Kanat-Maymon, Y., Zagoory-Sharon, O., Feldman, R. (2014). (2014). Father's brain is sensitive to childcare experiences.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111(27), 9792-9797.

Croft, A., Schmader, T., Block, K., Baron, A. S. (2014). The Second Shift Reflected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Do Parents’ Gender Roles at Home Predict Children’s Aspir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7), 1418-1428.

Divecha, D. (2016). Ten Changes New Parents Face. Greater Good. 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ten_changes_new_parents_face

Drysdale, R.E., Slemming, W., Makusha, T., Richter, L.M. (2021). Father involvement,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nutritional outcomes in Soweto, South Africa. _Matern Child Nutr_, 17:e13177. https://doi.org/10.1111/mcn.13177

Ellis, S. M., Khan, Y. S., Hrris, V. W. et al. (2017). The Impact of Fathers on Children’s Well-Being. University of Florida, FCS3321.

Feldman, R. (2015). The adaptive human parental brain: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8(6), 387-399.

Fraley, R. C. (2018). A brief overview of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R. Chris Fraley.

Glynn, L.M. (2010). Giving birth to a new brain: Hormone exposures of pregnancy influence human memor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5, 1148–1155.

Glynn, L. M., Sandman, C. A. (2011). Prenatal Origins of Neurological Development: A Critical Period for Fetus and Mother.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6), 384-390.

Gómez-Carvajal, A. M., Santamaría-García, H., García, A. M. et al. (2020). The unique social sense of puerperium: Increased empathy and Schadenfreude in parents of newborns. Scientific reports, 10(1), 1-10.

Henry, J.D., Rendell, P.G. (2007).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pregnancy on memory func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29, 793–803.

Hicks, T. (2022). "Dad Brain" and Why First-Time Fathers Develop It. Healthline.

Hoekzema, E., Barba-Müller, E., Pozzobon, C. (2016). Pregnancy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20, 287-296.

Kim, P., Rigo, P., Mayers, L. C. et al. (2014). Neural plasticity in fathers of human infants. Social Neuroscience, 9(5), 522-535.

Kim, P. (2021). How stress can influence brain adaptations to motherhood. Frontiers in Neuroendocrinology, 60, 100875.

LaFrance, A. (2015). What Happens to a Woman’s Brain When She Becomes a Mother. The Atlantic.

Lamb, M. E. (2004). The role of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 (2010). How do fathers influence children's development?Let me count the ways. In M. E. Lamb (Eds.), (pp. 1-26).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

Landhuis E. (September 1, 2015). How a New Father's Brain Changes.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a-new-father-s-brain-changes/

Lu, K., Hao, N. (2019). When do we fall in neural synchrony with other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4(3), 253-261.

Luders, E.,Kurth, F., Sundström-Poromaa, I. (2022). The neuroanatomy of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NeuroImage, 263, 119646.

Marks, L. D., Hopkins, K., Chaney, C., Nesteruk, O., & Sasser, D. (2010). “My kids and wife have been my life”: Married African American fathers staying the course. In R. Coles & C. Green (Eds.), The myth of the missing black father (pp. 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Martínez-García, M., Paternina-Die, M., Cardenas, S. I. et al. (2022). First-time fathers show longitudinal gray matter cortical volume reductions: evidence from two international samples. Cerebral Cortex, bhac333.

McLanahan, S., Tach, L., & Schneider, D. (2013). The causal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39, 399-427. 10.1146/annurev-soc-071312-145704

Orchard, E. R., Ward, P. G. D., Sforazzini, F., Storey, E., Egan, G. F., & Jamadar, S. D. (2020).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hood and cortical thickness in late adulthood. PloS one, 15(7), e0236031.

Paquette, D. (2004). Theorizing the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Humandevelopment, 47(4), 193-219.

Pougnet, E., Serbin, L. A., Stack, D. M., Schwartzman, A. E. (2011). Father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anadian familie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43(3), 173-182.

Redshaw, M., Henderson, J. (2013). Fathers’ engagement i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urvey.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13, 70

Riem, M.M.E. et al. (2012) No laughing matter: intranasal oxytocin administration changes functional brain connectivity during exposure to infant laught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7, 1257– 1266

R. L. C. (2022). The power of father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Rainforest Learning Centre.

Saxbe, D., Rossin-Slater, M., & Goldenberg, D. (2018).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as a critical window for adult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73(9), 1190.

Wadman, M. (2016). Pregnancy resculpts women's brains for at least 2 years. Science.

Wilcox, W. B. (2013). The Distinct, Positive Impact of a Good Dad. The Atlantic.

Zetlin, M. (2022). Here's How Parenthood Changes Your Brain, Making You a Better Leader. Inc.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