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惠阳月嫂13825404095是民生实事、民生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事业,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全面提升养老助老、儿童关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
紧扣老有颐养,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养老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是关系体现城市温度、彰显共同富裕核心要义的发展大事。盐都区积极探索养老“新路子”,构建多元养老体系,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努力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近年来,盐都区聚焦养老机构建设,区现共有养老机构17所,其中公办敬老院14所,公建民营1所,民办2所,各类养老服务床位7690张。
在盐都区潘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今年70岁的周俊德老人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和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文艺表演,台上的老人铆足劲表演,台下的老人热情喝彩,现场热闹非凡。周俊德是今年春节后刚入住中心的,到了中心后,每天都有专业的护理员为他提供24小时护理,从饮食起居到娱乐休闲,周老的晚年生活是丰富多彩。
“我今年已经87岁了,住在老人院5年了,老人院确实不错,两人一间就像宾馆一样,一日三餐都是工作人员送到桌上,现在住的好,吃的好,生活非常幸福、非常美满。”在盐都区康年颐养院住养老人金士豪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走进养老院,有的是一个人来,有的是夫妻俩一同住进来。
目前,盐都区康年颐养院已入住316位老人,配备了由12名医护人员和98名护理员组成的服务团队,逐步形成“医、养、护、康”四位一体的康养新模式。去年年底获评江苏省首批五级养老机构,成为全市首家。同时,盐都区还成功招引央企运营(国投健康),挂牌成立区老年医院、区老年大学等,打造集“医、养、护、康、教、研”六位一体的老年产业综合示范基地。
做好兜底关爱,全方位多层次为老年群众办实事。盐都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独居、空巢等留守老年人关爱库,搭建线上12349呼叫平台,建立线下服务组织,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和开展服务全覆盖。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法律援助等7大类47项居家养老服务,政府每月正常购买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数2.7万人。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环境及设施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2020年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已投入160万元,完成改造560户。
围绕幼有优育,构建多样化未成年人服务模式
解决好“一小”问题是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事关千家万户。盐都区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将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托育工作、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纳入区“十四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
在盐都区万达玛利娅蒙特梭利早教托育园,保健员正在对托育幼儿进行常态体检和消杀。“我们尊重幼儿自然生长的规律,把握幼儿发育敏感期,为幼儿制定个性化早教育托方案。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园所采用蒙特梭利教具体验式教学模式,从日常生活教育入手,结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能够自发、主动地学习,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万达玛利娅蒙特梭利早教托育园负责人刘新星说,园所设有教室、保健室、儿童卫生间、活动室、阅览室等区域,开设日常生活课程、蒙氏课程、亲子课程等相关课程。每日入托时间为上午8点半至下午4点半。
为贯彻落实国家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配套措施政策,优化生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重视托育服务工作,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今年以来,盐都区潘黄街道围绕“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要求,在“十四五”期间,把托育服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做好实施规划,逐步分段推进。
潘黄街道计生中心副主任陈爱华说:“目前,街道多部门协作,通过管理与服务,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婴幼儿照护机构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婴幼儿身心安全。同时,我们鼓励支持社会办园,引进优质资源,推进现有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计划于2024年前建成一座普惠公立托幼园,实现精品化、大众化、普惠服务相结合,平衡供需,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需求。”
据悉,盐都区共有托育机构13家,托位720个,从业人员110人,每千人拥有托位数为1.12;认定省级、市级普惠机构各1家。盐都区分阶段落实幼儿园向下延伸服务,今年26个幼儿园和4个新建幼儿园均开设托班,托位数将于今年年底达每千人2.84的目标。
目前,盐都现有幼儿园59所,省优质园44所、市优质园12所,在优质园就读幼儿占比97%;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8所,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入园幼儿占比93%,基本解决了公办园学位紧缺和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盐都区潘黄中心幼儿园获省前瞻性教改项目立项,填补了学前教育省级教改项目的“空白”;首批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盐都区实验幼儿园和盐城市崇礼路小学,探索实现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同时,盐都积极开展“四进”活动,全面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安全教育进校园、健康教育进校园、家长教育进校园,法治副校长、安全教导员、心理健康导师、家长学校共同发力,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建立“三个机制”,充分发挥分类干预机制、关心关爱机制、督查检查机制作用,近两年为家庭困难学生建成“梦想小屋”164户,今年上半年安排各类困难学生助学金386万元。同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引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心灵上的温暖,感受社会各界关爱。
温暖“夕阳红”,护航“成长路”。自古以来,“小康大同”的社会图景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多呵护,让更多阳光照亮“一老一小”美好生活。
(来源: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