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惠州保洁13825404095人间重晚晴。9月29日,招宝山街道新三宝颐养社正式启用,这是全区首家以医康养结合为特色,兼具助餐、培训、展陈、托养功能的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招宝山街道的老年人口占街道总人口近四分之一。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该街道深入打造广覆盖、多层次、有品质的“521”多元化为老服务体系,即形成5分钟为老服务圈、打造“实体+虚拟”2种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从中心到站点的一体化运营体系,用心守护老人们的“夕阳红”。
“家门口”养老更便捷
上午10点半,家住张鑑碶社区的74岁居民罗爱飞步行来到新三宝颐养社一楼的“乐龄餐厅”,在这里只需要12元钱就能吃到色香味俱全的一荤两素饭菜。“之前就想去新三宝服务社的‘长者食堂’,可惜出门不太方便,现在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堂食了!”
助餐服务是为老“六助”服务之首。招宝山街道是全市最早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街道,总浦桥社区在2007年创立了全省首家“车轮食堂”。新三宝服务社七年前开设了老年助餐服务,如今在新启用的新三宝颐养社也有了双向联动。截至目前,街道老年助餐服务已覆盖60周岁以上全体长者,受惠总人数近8万人次。
新三宝颐养社是街道辖区内第二家以“新三宝”命名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我们希望颐养社继承新三宝服务社的既有模式,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探索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职业化运行、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新模式,让‘新三宝’这个养老服务品牌更响亮。”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颐养社一楼食堂具有“中央厨房”和“社区食堂”的双重功能,为全街道老人及环卫工人等人群提供助餐服务,是新三宝服务社助餐服务的有力补充。二楼多功能厅将作为“家门口老年大学”的教学点,接入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教育资源,定期开展教学活动。“均衡布局,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正逐步建立。
一体化运营更精彩
如何实现新三宝颐养社与新三宝服务社的错位发展?前期,招宝山街道社会事务办、街道人大工委针对辖区长者对享受医疗、养老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研究论证新三宝颐养社的总体定位、功能设置和运营模式。
“我们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单位,积极探索从中心到站点的‘1+N’一体化运行模式。”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既能在社区站点享受丰富便捷的文体娱乐、日托照看等服务,也可前往中心站点感受助餐、医疗、康养、适老化产品选购等“医、养、康、娱、护”一体式综合养老服务。随着中心功能向社区延伸,新三宝颐养社正逐渐演变成一座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
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已被列入2024年度招宝山街道(物流枢纽港)民生实事项目。如今,随着新三宝颐养社启用,镇海区养老服务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招宝山分基地也一并落成,为社区站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供成长的平台。
医康养结合更健康
“我们真是有福气,可以在家门口养老,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专业!” 车站路社区73岁的居民施葛平在颐养社启用当天带着老伴来体验中医养生区的针灸艾灸服务。
“在建社之初,我们就将养老服务和公共医疗服务一并考虑,以医疗资源赋能养老服务。”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考虑到辖区长者对中医药服务接受度高、需求量大,我们以中医药为抓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接颐养社二楼的中医养生区和三楼的托养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中医诊疗、针灸艾灸、健康推拿等服务。”
通过拓宽合作范围,推动医康养深度共融,招宝山街道为辖区长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康养”服务。一方面由金生怡养院联合龙赛医疗集团成立医疗康复中心,开通医保专线,为住养老人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设立门诊、药房、专家门诊等特色功能室,并将车站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颐养社的功能空间,实现基层养老、医疗一站式服务。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们将以新三宝颐养社为依托,推动养老服务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化多元供给转变,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康养结合服务转变,不断完善街道为老服务体系,让街道老人享受更加幸福的晚年。”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