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丝变成白发,惠阳保姆13825404095当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人们依然希望在走向生命尽头的那一段路程里,拥抱生活,远离孤独,老有所养。
来自周口市民政局的相关数字显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周口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8.3万,占总人口的19.75%,高于全省1.65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137.03万,占总人口的15.18%,高于全省1.68个百分点。目前,周口市即将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能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事关百姓福祉,折射社会温度。近年来,周口市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分层分类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持续运营的核心,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
冬日的早晨,气温明显降低,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打哆嗦,路上的行人不时地停下脚步整理厚厚的棉衣。
寒冬已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生活得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位于周口市中心城区的锦华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地探访。
经过测体温、查验行程码等疫情防控措施后,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该养老服务中心,顿时感觉室内温暖如春。此时,吃过早饭的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聊天,墙壁上的空调,源源不断地把暖风输送到室内,与室外寒冷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孩子们平时工作都很忙,来这里生活很好,不但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还能有人聊天,可好啊。”看到记者来采访,坐在轮椅上的徐老汉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85岁的徐老汉家在周口市川汇区。原本,徐先生腿脚灵便,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可自从患上脑梗之后,他不得不用上了轮椅,这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很大负担。听说在中心城区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消息后,徐老汉就想着到养老服务中心生活,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今年10月份,徐老汉和儿女们一起来到锦华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了解相关入住要求后,决定把家搬到了这里。
“这里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很符合老年人的口味,特别是重阳节的时候,工作人员还给我们精心准备‘大礼包’,这让大家十分高兴。”徐老汉话锋一转,用手指着旁边的图书室,高兴地说,“每天吃完饭,我还能在图书室里看会儿书,在这里生活很舒心。”
记者注意到,在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内配备有空调、电视机、储物柜等设施,在老人的床头上还有一键呼叫装置,一旦老人突发状况,可以随时使用该呼叫装置,快速联系工作人员处置,十分方便。
“我们这里配备的全是专用护理型床铺,可以根据老人需要调整床的高度,最大限度服务老人的晚年生活。”陪同记者采访的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为老人们配备了图书室、娱乐室,晚饭后,老人可以在这里下棋、看书。
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目前,我们这里生活着10多位老人,年龄在69岁到90多岁之间,全是属于需要长期托养的老人。”该工作人员介绍,锦华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组建了专业的护理及管理团队,医师、护士、康复师、营养师、护理员都具备专业资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
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整合社区周边服务资源,初步构建了一个以“长期托养为主、兼顾日间照料、延伸居家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于社区里的老人,他们提供文体娱乐、专题讲座等多种服务,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另外,按照要求,他们还开设了老年餐厅,社区里70岁以上老人可以来这里吃饭,享受特惠助餐服务。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医,他们还与周口市中医院合作,开展定期巡诊,常见病由市中医院医生来处置,需要住院治疗的开辟“绿色通道”直接进入老年病房。
“目前,我们为周边社区36位老人提供营养餐、洗浴、理发等日间照料服务,已经为216位老人办理助餐卡。”该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针对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等服务。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像锦华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这样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还有位于周口市中心城区荷花街道办事处前王营社区的荷花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该服务中心面向高龄空巢、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托养、日托、短托、助餐、助浴、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和居家上门等全方位养老服务。设置养老床位110张,配备有棋牌室、阅览室、多功能室、心理疏导室、老年餐厅、休息室、洗衣房等服务设施,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这些养老服务设施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只是周口市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
目前,周口市已经建立了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工作重点问题,帮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自2019年起,周口市以中心城区为阵地,科学谋划项目,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川汇区、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其中川汇区选址的华耀城办事处锦华家园安置A区,荷花办事处前王营社区,位置优越,已建成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周口市还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利契机,指导中心城区、淮阳区、商水县认真谋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力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愿望。
为打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周口市还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移交和管理工作,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与此同时,周口市结合实际,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机制。以老年人实际服务需求为重点,着重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四项服务。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采取公建民营,引入专业品牌化机构,搞社会化模式运营。川汇区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均由河南安泰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管理,淮阳区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河南厚朴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管理,有效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来自周口市民政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84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50.8%;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2个,正在建设4个,覆盖率72%。
建设好养老服务设施的同时,周口市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持续运营的核心,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每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都配备养老护理人员,并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上岗,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专业医生,设置医疗室和康复理疗室,配置康复理疗设备,为老人建立长期健康档案,并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展老年人健康讲座,组织老人免费体检,所有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让老年人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等优惠政策。组织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经常组织生日晚会、剪纸、乒乓球、书法比赛等活动,让老年人寓教于乐、健康舒心。广泛宣传社区养老服务“家门口养老”的优越性,积极营造社区助老的良好风气,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
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造血”功能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在市级层面,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和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统筹使用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同时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整合各类资金集中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采取直接投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等方式,制定出台社区养老服务运营补贴办法,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不断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造血”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依托作用,通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周边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助餐助浴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嵌入式养老床位,设立小微养老机构,不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