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还有哪些现实痛点?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8 05:44

“你可以多来陪我聊聊天,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家里安静得能听到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可孤单了。”采访中,一位老人紧紧抓住记者的手。

传统思维加持下,“在家里好、在家里老”依然是很多老人对晚景的期盼。“居家养老”成为中国老人的主流养老选择。重阳节前夕,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社区、职能部门、养老机构、志愿者团体,采访了不同情况的老人,了解他们对养老的打算、现状。

图片

“背包服务队”提供上门服务,让村民也能及时享受养老服务政策和优惠。

一种渴望

“能有人陪我说说话”

69岁、爱人早逝、无儿无女、喜欢往家里捡东西囤积……王阿姨,一些老人口中“性格挺怪”的人。

对她来说,屋外是另一个世界,“没人能理解我,我就是啥都舍不得扔。身边没个可心的人,我要提前准备好老了需要用到的东西。”与王阿姨交流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老人内心的倔强和无助,对未来的养老生活,她回答了两个字:“居家”。

王阿姨退休前是一名采购行业工作者,用她的话来说,“买了一辈子的东西,哪一件都舍不得扔。”

21日上午,记者来到王阿姨居住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屋内旧物堆积,沙发上、地上,连每日睡觉的床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娃娃和棉衣。沟通过程中,记者慢慢理解了老人囤积旧物的初衷:老旧收音机以备眼睛不能看手机时打发时间、囤头戴式和手握式手电筒是为了万一夜间停电有照明工具。

记者临走前,王阿姨拿出了一张年轻时的照片,这也是她囤下来的。“我下乡前拍的,漂亮吧!拿起锄头,才真的体会到这一粒粮食的珍贵。”王阿姨说,她已经囤好了“动弹不了时所需的部分必需品”,但最渴望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还是如采访当日的这番类似情景:“能常有人上门陪我说说话。”

图片

一位八旬老人在3亩菜园里种出了“快乐晚年”。

一个需求

何时不再全家受困“一张床”

“母亲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得24小时看护。有段时间,母亲感冒了,一上午我在手机上设置了8个闹钟提醒,生怕忘了喂药和拍背。除此以外,还有换尿不湿和喂水、查看大小便和翻身。”来自河北的小敏告诉记者,跟家人商量后,她想通过一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帮助照顾母亲。

“但是,我们问了好多机构,因为母亲完全失能,还有各种基础疾病,被拒之门外。”小敏说,不少推出上门服务的医养机构提出,老人这种情况危险系数较高,照顾起来也很繁琐,跑了5家都拒绝接收,“只有一家养老机构能接收,但费用极高,超出了我们的预算。”

一张床,是很多失能老人唯一拥有自由却又困住他们的地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传统观念、费用高昂、对养老院和护工不放心等原因,选择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占绝大多数,其中不少老人还只愿意自己亲属照料。对于不少子女而言,不上班没有收入、没钱请人照顾老人,上班又担心自家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

“我已经在床上躺了36年,老伴儿赚钱养家,照顾俩孩子,还得照顾我。”不过,失能老人孟阿姨觉得,相较于许多同样情况的老人,自己还是“幸运的”:这几年,她渐渐体会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便捷。“小杨很专业。”她说。

孟阿姨提及的小杨,是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暨山东健康益寿光年济南颐养中心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专员杨吉路。杨吉路介绍,前期经过上门服务,专业医护人员评估了孟阿姨的身体情况,给老人换了一张可升降的床,铺上了防褥疮的床垫。围绕着这张床,他们为老人提供一系列针对性服务,比如按摩、康复训练等。

不过,受制于普及推广、人员专业度、服务价位等各种因素,仍有大量有需求的老人,难以享受到孟阿姨接受的服务。尤其是完全失能、罹患多重基础疾病的老人,更难寻求到此类上门服务。采访中,部分点单过上门服务的老人子女呼吁“希望上门服务形式更多样、人员更专业、价格更亲民”。

作为企业,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暨山东健康益寿光年济南颐养中心副院长董会介绍,家庭养老床位作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形式之一,在推广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护理员跟老人家属的沟通挺难,会存在一些风险,这就要求护理员一定要规范服务。再就是护理人员的培训难度大。”

一门“学问”

多元化“养老筹资”亟待推进

源于“穷家难离”的文化情缘,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而随着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的发布,现代家庭对专业化上门服务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

21日,记者来到鲍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区。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社区书记曹佳提议“要因地制宜,避免政府资源浪费”,比如,城市之光社区作为一处“年轻”社区,400多位常住老人中多数是“候鸟型老人”,常年离开老家、照护下一代、与子女共住,他们最需要的上门服务就是心理咨询。“为此,社区邀请公安部门心理教官入户一对一心理咨询、邀请‘李玉飞中医门诊’的中医上门问诊,赢得了老年人的好评。”曹佳说。

图片

在一位独居老人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远在他乡的儿子为其准备的医药箱。

23日下午2时,记者跟随两名社区志愿者来到天桥区一处老旧小区。73岁的张大爷住在一楼,听到有人来,赶紧打开房门。社区工作人员将一盒玉蓝降糖胶囊和测血糖用的一次性使用末梢采血针送到了老人手中。

“通过社区‘一键下单’服务,工作人员就能上门服务,测血压、送药很及时。”张大爷说,“但老是麻烦人家,都不太好意思了。”老人和工作人员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希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能有长久规范的创新机制。

下午4时,记者来到甸柳新村街道社工站,工作人员介绍,辖区内共有70岁以上孤寡、独居老年人口100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些失能及半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很突出。“一般的采买、送餐由志愿者完成,是公益性的。医疗服务则由辖区两家资质全、口碑好的康养机构提供,属收费项目。”

图片

医养服务机构、家政行业亟需专业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培训和指导。

近年来,济南在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功能拓展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许梦飞认为,家庭养老床位具有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十四五”期间,济南市民政局将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一位老年受访者的观点是,“不管是家庭养老床位还是入户义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门学问!一些城市已形成医保基金、财政、单位、个人等多元化的‘养老筹资’模式。”

另外,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既然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有了‘国标’,那上门服务也要随之更新,更多元、更丰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需要食药监、人社、卫计、交通等多部门合力去规范、推动、运营,才能进一步壮大。(济南日报记者孙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