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券 如何用得贴心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8 22:58

  7月31日,惠阳保姆13825404095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而部分地区政府向居民发放养老券,然后居民向社会机构购买相应服务,正是相关制度的尝试之一。

  2005年,深圳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对部分深圳户籍老人实行货币化居家养老补助。2009年深圳改发现金为发券,老人凭券向定点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如今,发放养老券这一模式已在北京、上海、长沙、成都锦江区等地推开。2012年底,长春也提出将推出居家养老券服务制度。

  养老券究竟用得如何?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深圳、成都、长春等地进行采访,调查发现养老券给老人带来了不少实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使用的不便。

  深圳市是最早实行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助的城市之一。目前深圳60岁以上享受低保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按人均5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60岁以上非低保对象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按人均3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

  2011年5月起,成都锦江区在四川省率先发放养老服务券,对户籍在锦江区的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70岁—79岁以及8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按照每月160元、40元、60元标准发放养老券。

  在锦江区,老人们使用养老券可以享受生活照料、医疗康复、老人餐桌、精神慰藉、居室保洁等七大类养老服务。

  “直接发放现金,老人多会做其他消费,可能起不到养老的作用。养老券的发放给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福利,也促进了老人的消费。”锦江区老龄办主任杨帆介绍说。

  记者调查中也发现,使用中的种种限制也给养老券带来了一些不足和不便。

  在深圳,养老券不能兑换现金,也不能跨区使用,只能在政府认可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购买相应服务,包括家政、按摩及陪护等。

  服务项目较少、使用范围有限制,“处处设限”的服务让不少老人并不满意。“我家已经请了钟点工,并不需要家政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除了家政就是按摩,300元的券全部用来按摩不划算,而且还不能换服务站。”78岁的深圳退休老人王先生表示。

  深圳福田区莲花街道明亮家居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为使用养老券的老人一般都是残疾、重症病人,服务人员并不太愿意提供服务,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

  根据规定,服务机构需要前期垫付资金,每季度凭券与政府部门结算。“但今年第一季度的钱到现在还没有结。”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提供服务到转成现金回报的周期长,有关部门“久拖不结”也会影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过去的纸质养老券确实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杨帆介绍说,除了不易保存、不能找零等使用不便之外,还只能在本街道辖区内的定点服务机构使用。

  由于使用中的限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老人将养老券折价卖掉的现象,违背了政府发放养老券的初衷。

  对此,部分地方也采取了措施。今年1月1日,锦江区养老服务券电子化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并在170多家定点商户安装了POS刷卡机。老人们可以在全区范围内使用养老券了。目前,长春市正在尝试推出“养老卡”电子结算,“养老卡”将类似于公交IC卡,每个月政府存入200元供老人持卡消费。

  养老券给老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他们也期盼养老券的使用和服务能更贴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