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来了!提升养老服务,惠阳月嫂13825404095开展居家服务理发技能培训
2021-09-13 15:48
今日推荐:成都市温江择一城颐养居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人,失能人员超4000万人。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2016年,我国开始在15个城市、2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原有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新增14个试点城市。
长护险,促进养老护理行业发展长护即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2021年3月1日起实施。长期护理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可分为社会长护险和商业长护险。
至于哪些人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
一般年满60周岁及以上,职工医保人员中已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和居民医保人员;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至六级的长护险参保人员。
一、长护险解决了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的刘婆婆因患上缺血缺氧型脑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全靠老伴赵大爷照顾。有一次,赵大爷在照顾刘婆婆起居时,俩人双双跌倒在地。当时家中无人,赵大爷挣扎着拨打了120,却连为医护人员开门的力气都没有。
成都市是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并于2017年7月正式开展试点工作。
政策出台后,刘婆婆被评估确定为重度失能一级,每月可享受1000元左右的基础照护待遇。同时,还有专业机构每月定期上门提供照护服务。从此,赵大爷再也不用担心照顾不了老伴了。
目前,成都已有1423.95万人拥有长护险。截至2021年6月,累计受理失能认定申请5.87万人,评估通过4.58万人;支付待遇75.28万人次,共计8.43亿元。 抽样调查显示,长护险至少降低失能人员家庭照料经济负担44.31%,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8月,成都市温江择一城颐养居正式开始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温江首批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试点的养老机构,择一城颐养居始终坚持以失能人员为中心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医保局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部署安排,切实提升失能人员的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期照护险社会支持类居家上门服务的生活照护师来到位于温江区人民商场的时尚芭莎形象官学习如何为失能人员及老人理发,生活照护师也在现场跟老师反应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如:理发有缺口,不整齐等问题,均得到了老师的现场示范教学。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更好地为失能老人服务,让失能家庭感受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温江择一城颐养居将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让失能老人体面养老。
二、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认为,长护险试点至今,从城镇职工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实现全覆盖;有独立的筹资、待遇保障体系,单位和个人缴费义务相结合;有第三方委托经办体系,形成多元治理、专业化运行的管理模式。各试点地区借鉴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了不同的地方评估标准。
未来,全国将有统一的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今后,如何为每位失能人员量身定制精细化的服务内容,并确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提高基金使用效能,成为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专家认为,长护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国外运行时间不长,国内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标准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探索力度。例如,照护服务产业有待规范,包括服务项目标准、照护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标准、机构准入标准等;照护服务提供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机构和设施不足,仍然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重要因素,需通过长护险的购买机制和规范管理,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今后,我国将推动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待遇,解除后顾之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