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难求加剧“带娃焦虑”,何解?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7 14:58

半月谈记者近期调研发现,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家政、月嫂、育婴师等群体供不应求。尤其是过去受重视程度不足的育婴师群体,如今越来越紧缺,有经验、富有亲和力的育婴师更是难遇、难求。

一人难求——金牌育婴师需求紧俏

在位于山东济南的衿如意月子会所培训学校,10多名新晋月嫂、育婴师正在接受为期约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在掌握婴幼儿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早期教育、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后,他们将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被安排到不同家庭。

衿如意月子会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产褥期保健与康复的机构,可提供产检绿色通道、入院生产陪护、移动月子中心与月嫂到家、月子餐制作与配送、产后康复(包括产后康复到家)、育婴师外派等服务,还有母婴护理职业资格培训业务。

“这几年育婴师的市场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技术熟练的育婴师更是供不应求,可以说是‘零空档期’。”衿如意月子会所董事长李霞说,公司在济南有2家直营店,目前登记的育婴师约有200人。

“公司刚刚开展育婴师业务时,很多育婴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现在有5%左右是专科学历。”李霞说,在济南,普通育婴师到金牌育婴师的每月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不等,高薪资吸引着高学历的年轻群体主动入行,这虽然尚未成为主流,但育婴师队伍的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

市场需求紧俏,让育婴师这一职业成为“香饽饽”,薪资水平、学历要求等也水涨船高。

学员学习抚触婴儿的手法 王晓 摄

北京某互联网家政平台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岗家政服务阿姨月平均工资为7964.8元。月嫂、育儿嫂、家务员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8876元、7552元、6559元,相较于3年前的平均工资分别实现26.8%、12.1%、14.7%的增长。

总部位于山东青岛的爱月宝母婴护理连锁公司从事母婴护理行业已有10年。该公司董事长季云峰说,家政公司大多缺少育婴师,供求比至少为1比3,有育婴师需求的家庭至少是育婴师数量的3倍,可谓供不应求。

幼有优育——多因素催热“育儿经济”

“岗位职责:负责照顾小孩的饮食起居、启蒙教育等事项;任职资格:身体健康,年龄20岁至45岁之间,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一大早,衿如意月子会所的派单员李瑞娥就在“阿姨派单群”里忙碌起来,将当天的客户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发给育婴师。

今年55岁的李瑞娥是山东济南人,2012年起从事育婴师行业。“当时育婴师的月薪是2000多元,而且需求量很低,只有条件较好的家庭才会考虑聘请专业人员照顾孩子。现在每天在群里发布的月嫂、育婴师需求信息就有10多条。”李瑞娥说。

受访的家政服务从业者认为,随着“90后”“95后”逐渐成为育儿主体,育儿理念正从“幼有所育”升级到“幼有优育”,人们对于育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今年7月北京市某机构发布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家长聘用月嫂、育婴师最重视的6个条件要求依次是道德品质、从业经验、专业技能、对孩子的接纳度、身体素质、年龄学历等。

河南漯河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有一些客户很早就预约要求找育婴师,但有时候找了一个多月还找不到合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育婴师不够,而是与雇主需求不匹配,是一种结构性短缺。

李瑞娥介绍,一些家庭对育婴师提出的任职要求越来越多,不仅希望他们具备丰富的育儿经验,甚至还要求懂外语、高学历、会开车等,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少之又少。

学员学习如何给婴儿洗澡 王昆 摄

育儿无忧——需多举措破解“带娃焦虑”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我国城镇居民面临“育儿难”“育儿贵”“育儿忧”三大难题,其中以“双职工”为代表的群体“育儿焦虑”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托育服务体系从家庭化走向社会化,面临供需不匹配、入托比例低、社区托育尚未形成主体等问题。

半月谈记者走访多家家政服务机构发现,月嫂、育儿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家政服务员,需要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该职业群体存在就业歧视、入行门槛低、职业技能等级混乱等问题,导致整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家庭育儿需求。

一些家政服务从业者表示,虽然月嫂、育婴师等职业的薪资待遇在不断攀升,但由于担心工作不体面、从业者权益保障不健全等原因,年轻人、高学历群体往往“敬而远之”,不愿踏足这一行业。

此外,社会机构托育功能不完善,是“带娃焦虑”难以破解的另一个原因。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鼓励用人单位创办托育托管服务设施。但由于场地限制、成本较高以及婴幼儿照料安全感问题等原因,托育机构受认可的程度较低。李霞等多位业内人士建议,从加大补贴力度等方面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托育机构的普及度和利用率。此外,育儿涉及孩子的抚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同时,也应聚焦家庭实际困难,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