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案例丨敬老院+社区养老驿站,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资源整合式助餐服务模式
2023-12-25 14:10
发布于:山西省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庄社区是典型城市居住型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3,汇集了千余名本地户籍老人。随着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成为社区老人的迫切需求和期望。为应对逐渐加大的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社区党委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链接辖区资源,打造“敬老院+社区养老驿站”一体化服务模式,以“食在暖心,助在全方位”为目标,五年来,成功探索出社会工作和养老服务融合态势下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
▲东庄社区老人在社区养老驿站排队选餐
需求调研
本着社区事务自决的原则,社工就养老助餐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利用向群众汇报社区工作契机收集居民意见;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社区养老议题;召开社区楼门长、居民代表、党员骨干、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共同商议社区助餐服务内容和方式;通过社区党建协商议事会征求意见,确保方向准确无误;包片网格员走访包片楼宇随机访谈居住的老人了解需求和期望。
需求调研显示,16%的老人有助餐需求,13.2%的老人有助洁需求,12.6%的老人有助医需求,5.3%的老人有参与兴趣小组的需求,1.3%的老人有日间照料需求,0.5%的老人有助浴需求……可见,助餐需求量最大,接着是助洁、助医、兴趣小组、日间照料和助浴。基于此,东庄社区链接翠林敬老院资源,建立社区养老驿站,餐桌供给与配送相结合,为老人创设具有社区特色的“食海天地”。
服务设计
为确保老人不离家、不离社区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其对便捷、营养、健康餐食的基本需求是社区治理服务面临的首要任务。
社区党委通过对社区老年群体深入调研,与社区老人共同商定服务总目标,即以满足养老助餐服务为核心,向满足老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基本需求辐射,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宜居环境建设。具体目标如下:一是整合辖区敬老院资源,提供便捷、营养的餐食,通过社区养老驿站助餐服务,有效解决社区老人用餐问题;二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包括助洁、助浴、助医、修脚、理发等。
服务计划分为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资源链接。社区经街道链接敬老院资源,通过敬老院厨房统一制作饭菜,确保老人能够便捷、安全地获取营养的堂食。二是设施场地。经协调腾挪社区警务室,建成社区养老驿站,保障老人用餐场所。三是菜品设计。根据老人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驿站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菜品,并提供半份菜品服务,避免浪费。四是配送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驿站提供送餐服务,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方便用餐。五是互动交流。驿站提供餐桌服务,为老人搭建交流平台,满足其社交需求。
▲社工在东庄社区开展老年人茶话会
建立协调整合机制
为更好实现“食在暖心,助在全方位”的目标,社区首先建立协调机制,进行资源调查评估。一是明确目标定位。定位敬老院和社区的角色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确定双方合作基础和前景。二是成立协调小组。组成由社区党委书记、街道民政科工作人员、敬老院院长与社区老龄工作人员的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资源,协调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三是资源调查评估。对敬老院的调查包括但不限于饭菜制作能力、人员配置、医疗设备、活动设施等,对社区老人的需求调查包括餐饮习惯、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等。基于调查结果,评估资源与需求匹配点、合作潜力,为后续制订实施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接着社区制订整合方案,明确主体职责分工。一是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制订方案,包括资源整合的方式、时间表和实施步骤等。二是确定主体责任和职责,包括签订合作协议,确保饭菜品质和供应,确保社区养老驿站人员的专业性,确保助餐服务规范、高效。三是宣传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助餐,争取政策、场地、资金等外部支持,确保方案实施落地,为老人带来实在的福利服务。
运营实施
为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助餐环境,东庄社区党委与敬老院签订协议,明确助餐服务内容:
打造平台,链接资源。社区利用敬老院的餐食资源和厨师团队,保证菜品统一制作,确保菜品质量和口感。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骑车将饭菜送至社区,实现供给无缝对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精心策划,确保品质。根据老人饮食特点、营养需求、慢病限制,严格规定食品卫生标准,社区养老驿站参与策划菜品,如红烧肉、地三鲜、豆腐等各式各样家常菜,每天每餐都不一样,还可打半份,既要考虑营养,也要符合老人口味和饮食习惯,确保吃得营养、健康。
餐食配送,便利服务。为解决老人吃饭“最后一米”的困扰,确保每位老人都能便捷地享受助餐服务,社区养老驿站需要与配送餐食的家庭紧密沟通,确定餐食需求量和套餐类型,开通多样的订餐、支付方式,让老人足不出户,指尖轻触即可享受餐食到家的服务。
▲端午节时志愿者在老年餐桌包粽子
规范管理,高效运营。为确保社区养老驿站运营持续高效,需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包括运营规则、服务提供标准、保障标准、职业素养、服务技能、诚信自律公约等。为营造温馨养老环境,驿站联动敬老院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助洁、助医、助浴、修脚、理发、日间照护、更换胃管尿管等,切实把敬老院专业养老资源对接、共享至社区。
为确保资源整合取得实效,社区与敬老院组建联合监督小组,定期对敬老院提供的餐食质量和服务进行评估,包括饭菜的新鲜度、口感和营养搭配、配送准时性及服务态度等。评估完成后,结果及时反馈给双方,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广泛监督。这种透明化的方式有助于不断完善餐食服务,提升老人满意度。针对监督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面对,寻找根源,及时调整改进,确保资源整合持续高效。
东庄社区实施“敬老院+社区养老驿站”整合资源助餐模式已近五年,驿站与敬老院间沟通和协作是成功的关键。时至今日,无论是厨房工作人员、配送员还是专业护理人员,都按照规定流程为社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驿站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提高老人在社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
评估反思
本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结果评估。结果显示,99%的老人对助餐形式、菜品、时效表示满意,认为饭菜营养、可口、配送及时。同时,敬老院与社区养老驿站的资源整合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专业养老资源使用率,提升了辖区居民社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破解了老旧小区的养老困境。通过老年餐桌服务,老人间交流与互动增多,社区凝聚力增强,也推进了养老宜居环境建设。
东庄社区以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资源整合为引领,以“敬老院+社区养老驿站”模式回应社区老人基本餐食需求。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区资源,通过街道对接翠林敬老院专业养老资源,增加敬老院后厨力量,标配膳食,在社区内则建立养老驿站提供老年餐桌及配送服务,弥补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不足,促进主体协同联动与分工合作,使社区中的老人享受到满意称心的为老服务,提升其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虽然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性,但只要以社区为本、长者需求为导向,总能探索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老年助餐模式。东庄社区“敬老院+社区养老驿站”模式,让老旧社区长者不离家、不离熟悉的生活圈就能安心养老,创新性地实现了资源整合,也提高了养老助餐服务可及性、普惠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该模式已经在右安门街道的6个社区成功复制和推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推动地区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庄社区党务工作者、社会工作师)
点击这里在线投稿
作者:董晓惠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12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老年服务案例丨一餐住家饭,让居家长者享受亲情
老年服务案例丨盘活乡村资产,激活农村养老助餐服务
END
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审校:汪昊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点点赞和在看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