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不回家 65岁护工刘爱英在医院和儿子过年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30 11:3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虹红

“我儿子要从南京开车过来陪我过年,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因为我负责照顾的5个老人都不回家过节,所以只能他来看我,我也不能离开医院。”1月25日,记者在杭州萧山杭发医院里遇到已经在萧山做了7年护工的安徽人刘爱英。

如常,早上4时30分,刘爱英就将她平时放在照护老人床尾的折叠床折起放好,将老人吃饭要用的碗筷全部用热水烫洗过。当记者赶到病区时,她已经把老人一个个唤醒,在为他们洗漱了。“我这里有两个90多岁的老人反倒能自己照顾自己,省了不少心。”

图片

医院护士站病人情况汇总表 戴虹红 摄

“对待这里的老人有什么诀窍吗?”记者好奇地问。

“老人要逗、要哄、要骗。”身高仅有1.58米的刘爱英力气大,说话时总爱笑。

记者夸她是“正能量满满”时,她说:“我就是天生爱笑,哈哈哈。”

年纪大她的她会叫阿婆,“有些老人喜欢各种夸,我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各种夸,他们还百听不厌。”有些老人不肯吃饭,她就说会“不吃我走了”,老人立马乖乖把饭吞下。

但即使是白天清醒的老人,晚上想起夜时,也会模模糊糊地把刘爱英叫成“姆妈娘(妈妈的意思)”。虽然熄灯时间是8时30分到9时,但一个晚上,刘爱英不知道要起床几次。有一位老太太一个晚上就要起夜五六次。每个老人的习惯,刘爱英都记得很清楚,有的老人不爱洗头,她只能每天帮着多梳梳头,有的老人躺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她就时不时看看情况,“尽量少用尿不湿,多帮他们翻翻身,省得长褥疮。”

图片

刘爱英为老人梳头。戴虹红 摄

因为到这家医院来的病人以脑梗、偏瘫、老年人慢病及老年痴呆为主,所以一方面要康复治疗,一方面需要全日候照护,刘爱英的工作量不谓不轻。这些年,她连外出染个发烫个头的时间都没有,“我的头发都是自己随便剪短一些,然后扎个马尾。”

我们正聊着,一位90岁的杨老太(化名)过来拉拉刘爱英的袖子,刘爱英立马懂了,她推来轮椅,把老人扶上去,推到康复治疗室,陪着老人在康复器材这里“玩”了会儿。看着老人咧嘴的样子,记者也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

10时30分,午饭时间到,刘爱英和其他护工一起去领了各自区域老人的盒饭。杨老太很开心地自己取出筷子吃了起来,而刘爱英还要去喂食一位吞咽困难的老人,等老人都吃好了,她才开始扒拉起自己的饭菜。这一天,医院专门为老年人发放了健康易消化的零食,同时为留守护工每人包了一个红包。

刘爱英说,这些年来,她照护过的老人有的康复出院了,有的转到其他病区去,但她一直保留着每个老人家属的微信。对方无法来看望老人了,她会拍视频给他们看;老人尿不湿不够、内衣需要换新了,她都会提前几天就提醒家属……

“你打算干到什么时候?”毕竟刘爱英也65岁了,记者有心问了这一句。“干到干不动为止,我就回老家池州去了。”

刘爱英说,自从到萧山从事护工工作7年来,她一直都没回过老家。“今年想着清明节能请几天假回去一趟,祭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