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箱了科沃斯的地宝 T80,然后被滚筒活水洗地的清洁能力给震撼了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7 13:17

在 1 月初落幕的 2025 年 CES 大展上,家政服务13825404095我们看到了机器人尤其是扫地机器人品类堪称百花齐放,多家品牌都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军备竞赛"让人大呼过瘾,但同时我们也会更关注它们在我们身边真正的应用,让普通家庭都能更早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便有各种"首创"和怎样的"卷"都是不够的,只有真正把技术落地,成为我们居家清洁中的直接助力,这才是唯一的重点(从这个角度,类似"机械手"这样的技术要在家庭清洁场景下应用,其实还有非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

从概念迅速推进到量产,这方面科沃斯也许是做得最好的,CES 上科沃斯介绍了地宝 X8 系列海外版本的滚筒洗地技术,它通过提升滚筒对地压强加上"活水洗"来解决过去双圆盘擦地导致"以脏拖脏"的问题,而这已经开始陆续搭载在了科沃斯的 X、T 等全系产品上。

在国内,科沃斯已经推出了地宝 X8 PRO 和地宝 X8 PRO PLUS 这样具备"恒压活水滚筒洗地技术"的洗地机器人,已经开始让用户感受到全新方案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体验。这几乎是目前效果最佳的地面清洁方案的技术,也将成为科沃斯接下来的主推方案。

多说两句:按多个机构的统计数据,科沃斯都是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的第一,洗地机的占有率第一是 TINECO 添可,而这正是科沃斯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这样两边都是第一,组合起来的洗地机器人品类科沃斯也自然不容小觑,这是绝对的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为什么科沃斯对滚筒拖地这样重视?滚筒活水洗地的清洁能力究竟有怎样的表现?理想生活实验室编辑部最近收到了科沃斯最新的地宝 T80(DEEBOT T80。以下简称"T80"),通过它搭载的 OZMO ROLLER 恒压活水洗地技术,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看得见的提升"。

注:我们在设计师 Suga 的家里完成了这次拍摄。摄影师 Deven,项目监督吴诗源,责任编辑陈露致

有些令人震撼的滚筒式恒压活水洗地的效果

让"双圆盘擦地"失去了意义

因为滚筒活水洗地的卖点太鲜明,这也是当我们拿到 T80 时最为好奇的环节,我们的体验直接从这部分开始。

从包装箱中取出 T80 时,就已经能感觉到它和之前我们体验过的扫地机器人或扫拖机器人有很大不同了,它的机身看似厚一些,但这是因为内嵌了激光雷达方案,从而去掉了很多扫地机器人顶部的凸起,但 T80 整体高度是低于市面上的主流产品的,它能进到更多低矮空间(官方数据的机身高度是 98 毫米)。

同时从底部看,在我们熟悉的边刷和滚刷之外,一条滚筒占据了相当的面积,它还留出了轨道,工作时它将向外伸出。

这些设计都围绕着 T80 搭载的独家 OZMO ROLLER 恒压活水洗地技术展开。简单地说,这项技术是通过洗地机级别的超高压强转速的滚筒来强力清洁地面污渍,并配合拖布实时活水自清洗的功能,让滚筒一边工作,一边对自己进行清洁,保持拖布的持续干净。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脏拖脏"已经是拖地机器人品类公认的一个大问题,尤其在液体污渍比较多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盘或双盘在工作时往往会将这些液体"抹匀",不仅没完成清洁,反而还让污染面积更大,严重的会到最后无法收拾的程度(很多同学应该看过以前社交平台上有机器人在家把小狗粑粑"抹匀"的分享……)。

但以 OZMO ROLLER 恒压活水洗地技术来说,首先它通过专利的滚筒式结构实现高转速、更小的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及更强的下压力,实现对顽固污渍的强力去除,走到哪儿就清洁到哪儿(传统的"双圆盘结构"往往转速低、接地面积大、对地压强小,不足以做到"走过一遍就清洁干净")。

从数据看,T80 滚筒对地压强达到了 3700Pa,这样的清洁压强是双圆盘结构的 16 倍,可想而知它的清除能力。

清洁下来的脏污会通过高压气泵实时回收,确保不会二次污染。而 T80 通过自研高转速电机能实现 18000Pa 的吸力,这已经高于了我们去年先后体验过的科沃斯的 T30 PRO(11000Pa)和 T50 PRO(15800Pa)。

在我们实际的体验中,T80 本身体现出非常强大的吸走垃圾的能力,在地面的碎屑、咖啡豆、泥土等都是路过一遍就清理干净,只要不是刻意将垃圾堆成一座山,日常哪怕多一些的地面垃圾 T80 都可以轻松处理,不会出现反复工作的情况。

同时因为有稳定的结构,压力恒定集中,它可以做到工作时不会打滑。相比不稳定、接触面积大并且下压力分散的履带式结构来说,后者不仅容易"抹匀"或者推着脏污走,还容易打滑(尤其第一遍没清洁干净,履带会碾过脏污的区域,并将脏污带到更多的地方)。

我们也测试了将牛奶倒在地上(如果清理不干净,牛奶这些奶制品渗入地面尤其是木质地面,久了是会发臭的,很恐怖),T80 同样是滚筒过一遍就干净了(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本来以为走两遍可能比较正常。滚筒的宽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宽多了)。

还有对于常规的拖地方案来说,一开始工作时拖布就已经脏了,但机器人往往会需要完成一整轮清洁工作后才会回到基座进行拖布的清洁,这就是"以脏拖脏"的来源。而在 T80 上,拖布是实时进行自清洁的,T80 机身内部集成了集成清水箱和污水箱,并通过 16 个清水喷头,实时为清洁补充活水。

而一边实时清洗,一边还有自研的恒压刮条会实时刮净脏污,并挤出污水完成回收(当然最终回到基站还会进行大水量的双路清洗)。这让 T80 不仅时刻都保持着以最干净的滚筒在清洁地面,并且这样的"恒压刮脏"还让 T80 工作过的地方拖痕均匀,水渍痕迹非常小,可以说是马上就干了。

为了更直观体现两种方案的不同,这次我们还找了另一款采用双圆盘结构的产品,来在同一个场景下和 T80 进行直接对比。我们用了更多的奶制品液体,模拟出在家打翻一杯牛奶的状况,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令人头疼的事情,看看两台机器人都是怎样表现的

很自然的,双圆盘结构的产品画出了我们熟悉的一圈一圈水波纹,这是双盘工作时非常典型的效果(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分享相当的多),它显然没有起到清理的效果,反而把脏污推向更大的面积,看起来像在脏污中划水、游泳一样。

而当我们用 T80 时,T80 一出发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震撼:T80 走出的第一条线就已经变干净了,是直接可以上手摸的那种,甚至不只是刚刚我们制造的脏污被清理,这片地面本身日积月累有点脏的也一并给擦干净了。

现在的地面泛起了材质原本的质感,在灯光下都有点闪闪发亮……要知道这就是 T80 走了一下(并没有走第二下)。并且就在我们伸手去摸,拍摄的同学把镜头对过来时,这片地面就基本上已经干了。

这样的幸福感堪称爆棚,尤其当打翻牛奶可能已经要崩溃了,传统的双圆盘结构机器人的工作会让你再次崩溃(可能有经验的同学直接去找拖把了,关键时候就放弃机器人了——可这不应该正是我们购买机器人的原因吗),这时 T80 冲过来几下就给弄干净,甚至地面马上就干了,这会让人感叹科技的力量。

如果将两台机器人放在同一个画面里,这样的对比也会很直接。我们因为要对齐两台机器人走出直线轨迹耽误了些时间,导致地上的水渍稍微有些晕开,但可以想象 T80 刚走过去时那种笔直的干净,仿佛是摩西"分开红海"(也有点像玻璃刮从一大片水渍中刮过的那种干净)。

两边截然不同的效果,怎样选择已经一目了然。当现在有 T80 这样的滚筒活水洗地的方案,我们几乎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去选择双圆盘结构的产品……作为核心卖点,独家 OZMO ROLLER 恒压活水洗地技术为 T80 赋予的清洁能力着实有着相当的说服力。

"更多的升级"和"不变的领先"

T80 还有这些配置和表现值得留意

而即便已经有了如此强大的清洁去污能力,但作为产品正常的升级迭代,T80 其它的功能和卖点也仍然可圈可点。

T80 和 T50 PRO 一样都具备了 TruEdge 灵隙 2.0 双恒贴边技术,独家 ZeroTangle 灵缠防缠绕技术则升级到了 3.0。前者能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让滚筒外扩来实现地面清洁的覆盖,与以往常见的三爪单簇边刷不同,T80 这次使用了全新升级的螺线型防缠绕边刷,无需外扩也能恒贴边直达边角,更通过确保毛发脱出与螺线甩出方向的一致,确保毛发不会缠满边刷。

而后者通过 3V 结构(V 型 45 度斜植毛排布、18 厘米 V 型螺旋滚刷和 V 形梳齿),让毛发在被吸入时完成聚拢和梳理的过程,实现不堵塞、不缠绕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过去的拖布盘外扩,滚筒外扩更加直接、实用性更高,污渍不会被旋转的圆盘给甩出去,而是在外扩滚筒的压力下直接被清洁掉。

但也并不是所有场景都会用到滚筒——T80 准备了多种地面的清洁策略,不同的地面都可以调用专属的方案,比如在木地板、瓷砖或者厨房用的人造大理石上,T80 会用上滚筒加压来清洁,但如果是容易吸水的天然大理石地面,T80 会采用"单扫模式",这时滚筒会抬升,防止大理石表面沾到水渍。

同样的还有地毯,T80 的策略里也对不同地毯提供了单独方案,它可以"仅通过",也就是路过时什么也不干;也可以"仅扫地",通过加大吸力来对地毯吸尘(这时滚筒是抬升收起的)。如果完全不介意,也可以用和其它地面一样的清洁模式来对地毯进行正常扫拖。

当然如果完全不希望 T80 从地毯上通过,也还有"禁止进入"的选项,这样 T80 工作时将避开地毯区域,让用户彻底安心。

所以,即便家中有多种地板材质或者铺了地毯,T80 的工作都不用担心,让它自己去跑就好。而避障这些也同样没有问题,T80 采用了 dToF + TruEdge 3D 沿边双结构光 + AI 摄像头 + 补光灯的组合,以三维全向感知方案来实现对远近距离有毫秒级响应,无论是快速对家庭空间进行地图绘制,还是在工作时——尤其在床底、沙发底等暗光环境下实现避障都能精准完成。

还有 AIVI 3D 3.0 万物沿边技术以及 AINA 2.0 人工智能导航模型的组合,在大数据的训练下可以对家居环境进行精准识别,让 T80 不是靠碰撞来确定"走不通",而是"避而不碰",甚至工作时如果有人从它旁边经过,T80 也会迅速避让。

而 T80 所有的能力,在 AI 的赋能下还会实时学习,持续提升。

另外在 T80 一轮工作结束、回去修整清理的基站也有继续升级,它保持了极简设计,能更好融入到家居空间中,圆润且无锐角的外观对有小朋友的家庭非常友好。而作为"十项全能自清洁基站",它提供了 75 度热水洗和 45 度的热风烘干,同时还有水路除菌消毒和风路持久抗菌,这都让 T80 和基座本身都更加干净卫生,在全链路上都杜绝污染。

整个操作也都还是在 app 上完成,除了各种设置和选项,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来指挥 T80 去工作。作为行业首个扫地机器人自研大语言模型,现在的 YIKO-GPT 对于复杂语义和模糊指令的理解几乎没有了任何障碍,它还会通过上下文和连续对话和用户交互。

并且随着长期使用和算法持续升级,未来它还会更加"聪明"。而都说 AI 和 GPT 正在改变世界,也许对于很多普通的大众用户来说,正是科沃斯在潜移默化当中为大家带来了关于 AI 的初体验。

行业"滚筒年"来临?

科沃斯正在将家居清洁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所以当用上了 T80 并在实际的场景下感受了它的清洁能力,我们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科沃斯为什么会对它寄予厚望。

说到底,我们购买家居清洁机器人是为了让它来解放我们的双手,为我们省下时间和精力,应该是机器人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得去顾到机器人的使用环境或者限制条件。家居清洁的本质也必然是清洁本身,无论是强调某个新概念或者宣传某项新技术,最终还是得落实到实际的清洁效果上。

从扫拖的角度,T80 肯定是我们目前为止用过的清洁能力最强的机器人产品了,虽然这也是科技推进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但也还是得有像科沃斯这样会快速把技术落到实处的品牌让一切真正发生,并让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可以直接拥有。

所以现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科沃斯为什么要将滚筒恒压活水洗地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应用,这一方案解决了这类产品过去一直存在(甚至很多人都羞于提及)的问题,将家居清洁体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尤其对于正在了解机器人品类的同学来说,T80(也包括后续更多"滚筒类"产品)应该成为你着重要了解的型号,它所带来的效果会是我们原本想象中机器人应该实现的、但过去大家多并没有真正做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