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损伤:剖宫产妈妈也需要重视的健康议题
2025-02-06 16:37
发布于:山东省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郭蕊 通讯员 龚振胜
在产后42天复查门诊上,惠州保洁13825404095常常有些宝妈很是疑惑,自己明明是剖宫产,大夫为什么还要查盆底肌?没有经阴分娩,难道剖宫产也会损伤盆底?也会导致漏尿、脱垂?剖宫产也需要做盆底康复吗?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科医生张茜表示,临床研究发现,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造成盆底肌的损伤。但是导致盆底肌损伤的不仅是剖宫产手术本身,更多致病因素源于妊娠期宫体压迫。
张茜介绍,对于剖宫产的妈妈来说,虽然剖宫产避免了胎儿经过阴道,但却避不开十月怀胎的过程。怀孕时,随着宝宝月份的增大,子宫也会慢慢增大,腹腔压力增加,骨盆前倾,腰部向前突出,身体重心前移,子宫向下移位,盆腹的压力直接作用于盆底,我们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支持膀胱、尿道、子宫、阴道和直肠等盆腔器官。承受的重力越大,孕妈妈的盆底肌肉越容易受损伤,松弛,弹性差。盆底肌、神经结缔组织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逐步受损松弛。妊娠中晚期,为了顺利分娩,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松弛素。在长期的受压和松弛素作用下,盆底组织逐步松弛,一旦构成盆底的任何结构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的话会引起脱垂、松弛甚至漏尿。
“其实,在剖宫产后我们不会立刻面临漏尿脱垂等盆底问题,因为盆底还有大量的韧带和筋膜在做辅助工作。但若是不注意及时进行盆底肌的锻炼恢复,盆底韧带长期超负荷工作,就像被拉长的橡皮筋,逐渐失去弹性,逐渐难以继续承托子宫、膀胱等盆腔器官,久而久之就发展成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张茜强调,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宝妈们都应该在产后42天到正规医院进行盆底超声、盆底功能评估等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减少或者避免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以及漏尿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张茜提出,产后半年内为产后修复黄金时期,按医嘱进行产后康复会事半功倍。否则,随着时间后延、年龄增长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会越来越高,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