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波建议:推广“无陪护”病房,惠阳保姆13825404095破解住院“陪护难” 2025年01月26日16:13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大多数患者住院、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如何有效缓解这样的焦虑?
1月20日,在贵州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七联组讨论会上,贵州省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直一支部主委、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蒋海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家属为了陪护患者,工作生活两头累;护士配置缺口严重,更是难以满足患者需要。”蒋海波说,两难之下,无陪护病房作为一种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何为“无陪护”病房?“无陪护”并非无人陪护,而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代替家属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等服务,是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的一项积极探索。
实际上,“无陪护”病房并非新事物。早在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中,提出“不依赖家属或家属聘护工照顾患者”。
当下,“无陪护”病房之所以会再次受到关注,是因其切中了当下的现实痛点。
“随着我省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住院老人增长,住院陪护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病患家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8090后独生子女群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蒋海波认为,如果能建设推广“无陪护”病房,就能有效缓解患者家属“分身乏术”的状态。
在调研中,蒋海波还发现全省三甲医院提供一对一服务的护工价格是每天180元至300元,节假日收费会有上浮,高额的护工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尤其是独生子女夫妻“421”家庭。此外,贵州省还有600万在外务工农民工和父母子女分居两地的群体,面临同样困境。
那推广无陪护病房,有哪些好处?蒋海波举例——
“可以看到,福建、浙江、天津等多省市已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服务,并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其中,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此服务,有效缓解了家属陪护压力且相较自聘护工而言经济负担更低,同时医疗护理员队伍更趋规范化、专业化。”
既能为患者解忧,又能为家属“松绑”。蒋海波建议,可以学习借鉴福建等地成熟的管理运营制度,结合本地实际,与相关地方职能部门联合出台方案,在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五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选取陪护需求较大的病房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探索建立专项资金,降低财政、医院、患者各方成本;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无陪护”护理队伍,努力做到让群众有“医”靠、让医院有“医”据、让病人有“医”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