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护士、护理员、护工弄混了!详尽权威的解读在这里!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13 23:08

不要把护士、护理员、护工弄混了!详尽权威的解读在这里!

2019-10-25 19:01

在医院,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护士、护理员、护工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护”字,但工作性质与内容却差很多,千万不要弄混了!

护士

现代医学具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4大支柱。护士属于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护士:是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颁发的《护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人类生命、减轻病员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按照《护士条例》:只有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才可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拥有执业护士资格。

护士的职业内涵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更不应该是所谓的“伺候人”,而是包括健康咨询、营养指导、护理处方、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

在保健领域,护士是保健医学的主干;医护并列互补,医生主“治”,研究“病情”;护士主“养”,研究“病人”。

在预防领域,护士是公共卫生知识的传播者、流行病的社区监控者、免疫工作的重要实施者。

在康复领域,护士是康复医生、各专业治疗师的合作者,同时也是康复、营养、运动的主要指导者。

在临床领域,护士是治疗举措的实施者、健康教育者、病人的责任者、医生的合作者、心理疏导者、重症监护者、主要的感染控制者、救护者、质控者和护理知识咨询者等多重角色。

病人住院由护士护理,但这种护理是医学护理,也就是执行医嘱、协助医生进行疾病治疗,与此同时在保健、康复意义上的护理。

很多大医院开设了护理咨询门诊,就老年病、慢性病、新生儿护理、妇幼保健、营养运动等五大类进行咨询。因为许多病“治”不如“养”,“医” 不如“护”。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共识,已经在确立中国护士是掌握医学、保健学、心理学、营养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护理医生”这一基本的定位。

护理员

护理员是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所鉴定的一个职业技能,必须通过相关机构的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职能证书。其培训内容为面向医院提供非临床医学护理范围内的、以生活护理为主的、辅助性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

其职业能力特征为:身体健康、动作协调、能够照顾他人生活、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工作内容为:

1、搬抬转运:利用平车、病床或轮椅等辅助设备,协助病人完成住院期间所需的各项治疗或检查。

2、送标送检:根据医嘱,负责标本和化验单的取送等。

3、ICU与急诊护理: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完成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基础护理以及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最新制订的《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新版护理员培训教程采用模块化方式,将护理员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等级。

就目前而言,护理员多就业于养老机构。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护理员成为了一项需求量很大的新兴职业。

护工

护工是一类自主择业,为病人进行生活服务的人。这一类人大多根据病人的需求而来。

护士与护理员,均受雇于医院等机构,护工则受雇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方;护士必须为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护理员的资格取得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培训,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而护工没有学历和资格证的要求。护工的职能主要协助护士对病号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

护理员与护工的差别

1、工作内容方面:护理员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包括:搬抬转运、送标送检、ICU和急诊病人护理、手术室发牌,甚至包括司梯和洗衣房岗位等。而护工的工作,则仅限于病房中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式的生活护理。

2、管理主体方面:护理员接受着医院和派遣公司的双重管理,为统一规范的有组织管理,护工则是无组织的个人自我管理。

3、工作年限方面:护理员岗位实行的是公司派遣模式下的企业化管理。原则上讲,只要护理员本人身体健康,则可长期从事这一工作。对于护工而言,其工作机会的获取,则完全依赖于和患者之间的口头约定,属短期性的私人雇佣形式。

4、权益保障方面:对于护理员,其入职培训、档案管理、薪资发放、合同订立、保险缴纳、劳动纠纷处理、权益维护等系列环节工作都由公司来负责组织实施。对于护工而言,其劳动关系、薪酬待遇、工作时间和服务期限等,则依赖于和患者或其家属之间的口头约定,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至于合同关系确立、劳动安全保护、岗位权益维护等相关保障更无从谈起。

护士与护理员、护工的工作性质与内涵为什么会被混淆?

之所以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护士与护理员、护工好像差不多,只是护士应该打针发药、吃喝拉撒全包!

这样的认知从1950年开始,缘于当时取消了护理系统的高等教育。初衷是减少护士的培养周期,缓解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护士缺乏,但由于没有及时恢复相关教育理念,不仅使护理学师资匮乏,而且也使得一些管理者,甚至护理教育工作者也认为护士的职能就是应该打针发药吃喝拉撒全包,导致这一职业的错误定位,由此也导致了国人对护士与护工、护理员的混淆。

根据护士的职业定位: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就是两码事,护士需要在无污染区工作,而护工、护理员则不能涉足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区域。护工、护理员由于工作性质不可避免接触细菌,而临床护士都要求无菌操作。所以,发达国家严格地区分了护士就是与医生一起给病人治疗、康复的合作者,不会混同护士和护理员、护工的职能定位,也不会让一个护士给病人倒完大小便再去进行打针发药等内容的医疗护理。当然,特殊时期,比如战场,比如在护理人手不足的前提下,护士也会去承担一部分生活护理。

遗憾的是:当今市场经济引进医疗领域,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人力成本的挤压导致了护士这一职能有违现代医疗秩序与专业定位,不仅仅导致护士对自身职业价值不认可的失落,也导致了护士劳动强度过大的疲惫与倦怠。

更为严峻的是:护士职能定位的错觉,导致病人与家属对护士的不满,对医院的不满,比如“生活护理就是护士的“本职”,为何要落在家属、护工的头上呢?是不是医院变着法子赚钱,护士只图轻松呢?

其实,这一现象掩盖下的是如今各大医院护士配置数量的紧缺。在美国一名注册护士负责6至8名病人,新加坡一名护士护理10至12名病人。在我国,一名护士白天需要护理20名左右的病人,而到晚上,这一数字就得翻一番。如此强度之下,护士为仅仅“打针、发药”就忙得不亦乐乎了。

姑且不论岗位各司其职,如果护士还要顾及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在目前护士配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的确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好在国人也乐于陪伴患病的家人,虽然导致了病房秩序有些难以管理,但也是提高了治疗护士从容、有质量的为病人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双赢!

总之:特殊的年代与特殊的国情导致了护士与护理员、护工的混淆,也导致了护士价值得不到良好的展现!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医疗健康行业投入的加大,护士与护理员、护工的工作内涵进一步得以规范,达到各司其职,极大地展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职业认同感的明天已经在路上了!

责编:秋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