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两会丨加快天河南路贯通建设、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惠阳月嫂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2 00:33

明日天气
2月21日(星期五)
小雨雪转多云
东北风3级,惠阳月嫂13825404095-1℃~5℃、
2025年2月20日《焦作晚报》A04版
建设太极数字运动处方服务体系
促进太极文化传承发展
“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我市肩负着传承和发展太极文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世界太极拳发展的引领者。通过建设太极数字运动处方服务体系,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太极拳等传统体育运动相结合,推动运动处方的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惠民化和普及化,降低科学健身服务成本,提高基层健康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时促进太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昨日,市人大代表、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院长陈炳说。陈炳表示,目前,已有成熟的太极拳运动处方以及用于数字化推广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并在北京、江苏等地落地运行。对于我市建设太极数字运动处方服务体系,陈炳说,创新体医工融合模式,保障优质服务落地基层。制定体医工融合相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体医工进一步融合;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体医工融合服务中的应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运动处方系统,实现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制定、精准化推送和智能化管理;推动数字化运动处方服务在企业、社区等基层服务机构的落地应用,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科学健身服务。推广太极拳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下基层服务。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优势,大力推广群众基础较好的太极拳等传统体育运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太极拳相结合,开发数字太极运动处方,并在我市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体系,确保太极数字运动处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快天河南路贯通建设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2024年,我市以‘三十工程’为引领,启动了中心城区14条‘断头路’‘瓶颈路’改造工程,当年年底实现了6条道路的通车。然而,天河南路(群英河桥—塔南路)仍未贯通,影响城市交通和城市形象。”昨日,市人大代表、河南达成律师事务所主任丁云霄说。据丁云霄介绍,天河南路位于南水北调景观带内,是我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天河南路(群英河桥—塔南路)区域人流密集,周边居民区、商业区和行政办公区汇聚,由于未贯通,市民无法直达主干道,需迂回通行,上下班高峰期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因此,贯通此路段,可以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丁云霄说,一是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快推进天河南路(群英河桥—塔南路)的贯通建设。明确项目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工程尽快启动并按期完成。二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加强与周边居民、商户和企业的沟通协调,广泛听取意见,减少施工对群众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周边交通顺畅。三是结合南水北调景观带的整体规划,对天河南路沿线进行景观提升和环境整治,打造集交通、景观、休闲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市道路,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四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对道路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同时,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出现新的“断头路”和环境问题。
优化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我市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但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仍存在‘重建轻管’‘标准模糊’‘需求错位’等问题,难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优化无障碍设施已成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重要课题。”昨日,市政协委员、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杨雷说。杨雷建议,制定地方标准,强化刚性约束。出台《焦作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细化设计标准、智慧标准、改造标准。建立“无障碍设施验收专家库”,由残疾人代表、专业规划和技术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代表性人士组成联合审查组。实施三大改造工程。“生命通道”工程:对三甲医院、高铁站、长途汽车站开展无障碍改造,重点增设病房呼叫系统盲文面板、候车区电子盲道、无障碍升降梯等。在城市主干道试点“全要素无障碍示范街”,设置连续盲道、过街音响信号灯等。“数字赋能”工程:开发“焦作无障碍地图”小程序,集成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实时状态查询、一键求助等功能。“老城焕新”工程:将无障碍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必选内容,优先为问题突出的部分老旧小区加装楼道扶手、缓坡台阶。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组建“无障碍督导队”,吸纳残疾人、志愿者担任监督员,实施“发现问题—派单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将无障碍设施完好率纳入智慧城管考核体系,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年考评。设立“无障碍服务体验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蒙眼行走”“轮椅出行”沉浸式体验。
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年人“家门口”幸福养老
“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既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当前国情,又顺应广大老年人的期待愿望,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居家社区养老上来。”昨日,市政协委员、山阳区科技局副局长刘新华说。刘新华建议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将“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在居民小区层面的全覆盖”列为工作目标,让老年人能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满足吃饭、娱乐、康复、长短期托养等需求。建议出台政府产权养老设施的免租金使用政策,让养老服务价格在老年人的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确保政府产权养老设施能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可以支付得起、质量有保障的服务,也使运营方轻装上阵,将主要力量放在护工待遇改善和服务质量提升上,让老年人受益。建议不断壮大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当前可从需求较大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着手,建立政策渠道,方便老年人随时申请并有序纳入改造计划。按照“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家庭自付一点”的原则,出台消费补贴政策,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帮助老年人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老年人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心等现实难题。建议推进居家和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三级联动、延伸家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议以机制互通、标准互认、资源互享为目标,探索相关条块服务的有机融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扩大受益人群上,为老年人的慢性病控制、健康评估、日常用药跟踪等日常护理和健康需求建设可靠的承托载体。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江东 赵改玲 报道
您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欢迎私信提供新闻线索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审 核:王建新 责 编:李 锴校 对:蔡 欢 编 辑:杨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