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护如何做到“有心有力”?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2 19:12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政服务13825404095连上厕所也有人照顾,73岁的蓝奶奶第一次被人如此“伺候”。“若没有陪护工,我们全家都会乱套。”日前,在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病房,蓝奶奶对记者说。

老伴年老多病,子女工作繁忙,陪护工的出现解决了蓝奶奶一家的燃眉之急。“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对的难题。日前,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其中特别提到“免陪照护服务”。

在惠州,“免陪照护服务”因国家医疗保障部门关于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暂未对接落地,有关收费标准未纳入医疗机构价格项目,暂未在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个别民营医院正在尝试。目前一般是由医疗机构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由第三方公司提供陪护工服务患者并进行定价和收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情况。

惠州陪护工行业情况怎样?如何更好地规范行业管理,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状

患者、家属、医院对陪护工都有需求

2024年11月10日上午,蓝奶奶和平常一样去跳广场舞,到了下午却突然吐血,被救护车紧急送院抢救并进行胃溃疡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蓝奶奶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全家人却犯了难。蓝奶奶的丈夫已80多岁没法陪护,3个子女工作很忙无法分身。好在这时,准备出院的隔壁床病友推荐了陪护工吴小爱给他们。吴小爱到岗后,24小时陪护蓝奶奶,把她照顾得很好。“这是我第一次住院,深刻体会到不能没有陪护工。”蓝奶奶说。

49岁的吴小爱从事陪护工已3年多。“干了这行后,觉得这个社会很需要我们,一年365天,我有320多天都在上班,哪怕是春节期间,也有病患找我陪护。”吴小爱说,感觉这个工作能帮到人,在陪护过程中看到患者病情一天天变好,很有成就感,“未来社会对陪护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只要行业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50多岁的徐贵斌是惠州市辰道健康陪护中心主任,已经从事陪护工管理工作10年。在徐贵斌看来,陪护工是朝阳行业。“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住院陪护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很多老人的子女忙于生计,陪护工能很好满足老人的陪护需求。”

有一定经验的专业陪护工不仅解决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家属不会照顾病人的后顾之忧。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病房,护工古阳娣正在照护一个10多岁的孩子,孩子盆腔、左脚等多处骨折。孩子的母亲说:“孩子多处骨折,我也不知道怎么护理,怕有些地方操作不当,反而影响恢复,幸亏有专业的护工在。”

“我们经过专业培训,经验比家属丰富,也有利于病情康复。”古阳娣介绍,例如病人有气管切管、引流、胃管插管等,家属们一看很着急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就先请陪护工护理,家属们学着做。

“今日新增订单5单,完成订单28单,进行中订单103单,累计完成8252单……”在广东安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实时显示着最新的陪护工服务情况。去年8月,该公司中标市第一人民医院陪护工招标服务,负责向医院提供陪护工服务。“患者、家属、医院对这一块的需求都很大,我们现在有近百名陪护工在岗。”该公司梁经理介绍。

医院引入第三方公司服务并进行监管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发现,多家医院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引入陪护工服务有需要的患者,给患者提供生活照料。陪护关系由患者或家属与第三方公司建立,由第三方公司定价和收费。

“医院公开招标第三方公司,中标公司必须符合资质等多项要求。”市中心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温曲英告诉记者,该院要求公司做好相关培训,陪护工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佩戴工牌,公司管理人员驻站管理,给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医院也会进行院感知识、部分护理知识等培训,对陪护工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庄彩蓝介绍,陪护工对患者的照顾不仅包括基础的生活护理,还涉及心理安慰等。陪护工虽然不归属医院,却是医院服务患者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该院通过招标方式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提供护工服务。“我们要求护工都有上岗证、健康证、无犯罪记录等相关证明,并通过每个月评价、考核加强管理。”庄彩蓝说,该院每个科室都会对陪护工进行生活护理培训,提升陪护工技能。

在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的广东安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办公室,记者看到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都有每位入职护工的签名。“护工接受岗前培训、跟岗培训、岗中培训,还有医院不同科室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梁经理介绍,严格规范管理及考核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一年来,已经收到近30封患者写来的表扬信和10面锦旗,小程序上的好评更多,“收到表扬信和锦旗的,我们都会对陪护工予以奖励。”

惠州华康医院从去年开始在安宁疗护中心探索设立“无陪护病房”。该院护理部主任钟丽兰告诉记者,患者或其家属需要聘请陪护人员,在各科室护士站即可联系陪护人员主管或是工作人员协助联系。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该院对陪护人员建立了各项评价体系,“科室护士长根据派单逐一核对陪护人员信息、照护模式、照护起止时间等。同时建立多维度沟通模式如与陪护主管建立微信沟通群或是各科室将信息反馈至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深入了解、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由陪护主管进行宣导并遵照执行,必要时提交会议上讨论研究。”

困境

陪护工人员流动大,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行业前景好,但人员流动大、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也制约着陪护工行业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中,陪护工当中的养老护理员位列前茅。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推测,中国将分别在2035年、2055年附近出现两次陪护工需求高峰,峰值可达2100万~2300万人次。当前,中国已经存在较大的陪护工数量缺口。

在惠州,陪护工也同样面临着结构性缺口。

“高峰时公司在册陪护工有100多名,现在只剩下50多名了。”徐贵斌告诉记者,陪护工离职原因有很多,比如有时太忙太辛苦,有时太清闲没收入等等。由于行业特殊性,陪护工是一份“伺候”人的活,有些人受不了脏或被轻视和误解。此外,行业的优胜劣汰也会淘汰一些年龄过大或被投诉的陪护工。

吴小爱有一次陪护一位50多岁的阿姨,在阿姨睡后,吴小爱在床边椅子上不小心打了盹。阿姨突然把她摇醒说:“你怎么能打盹呢?你不是24小时陪护吗?”吴小爱心里一阵难受。按照行规,24小时当中有大约3小时供陪护工快速吃喝拉撒,但部分人会“咬字眼”较劲。“我很热爱这份工作,但不被理解的滋味不好受,我的部分同事就因为不被尊重而辞职了。”吴小爱说。

惠州拓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与惠州市多家医院及医护、家政培训学校等机构开展陪护工的联合培训和人员输送。“陪护工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负责人欧阳俊良表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一方面加大招聘力度,对求职者进行岗前培训及技能考评考核,另一方面与大专院校合作设立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从2023年开始作为实训基地为该专业学生开展实训。

尽管如此,陪护工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欧阳俊良表示,目前惠州陪护工总体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因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薪资、社会偏见等原因,年轻人不愿从事该行业。部分陪护工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提升意识等有待加强。

定价不统一,管理不完善

“陪护价格没有统一标准,之前惠州也存在这种情况。”温曲英说。

记者在该院住院部看到惠州市辰道健康陪护中心的收费公示。按照公示内容,一对一陪护普通病人、重症病人分别为240~260元/天、260~280元/天,提供月嫂等级陪护为400~520元/天。“目前定价主要是参照惠州各家公司的情况。”徐贵斌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各陪护公司的价格不尽相同。多数陪护公司陪护工价格一对多陪护一般为120~150元/天,一对一陪护为230~270元不等。而一些没有挂靠公司、单位管理的“护工”,价格则比较随意及混乱,口头跟患者或其家属约定价格,没有明确标价。

业内人士表示,陪护工行业还存在一部分监管“真空”,甚至有个别“护工”哄抢患者,扰乱医院正常秩序,并存在护理不当或在患者不满时溜之大吉等情况。

破题

出台方案设立试点,规范陪护工管理并统一指导价

近日,为加强我市医疗机构对陪护工的管理,规范陪护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文件精神,市卫生健康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谋划,最后制定并印发了《惠州市医疗机构陪护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我市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这5家市级医院进行陪护服务管理改革试点。

各试点医院成立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后勤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多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并在后勤部设立“陪护管理专员”、在护理部设立“陪护质量专员”。

按照要求,医院院务会议每年研究陪护管理工作1次以上,领导小组每年召开陪护管理工作专题会议2次以上,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对陪护工作承接方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陪护管理专员每周到病房走访,抽查病房陪护管理工作,了解患者对陪护工作的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督查收费和陪护工违规收受“红包”问题情况等。陪护质量专员负责组织定期对陪护工服务质量进行抽查评价。

医院有关部门负责牵头管理第三方陪护公司(承办方)的招标和公司日常人员监督管理、培训、陪护质量监管,协助承办方陪护人员的基本生活护理知识培训,配合承办方监督管理陪护服务质量等。

《工作方案》提出,物价部门负责监督收费价格的管理,并附上《陪护服务指南及定价》,对陪护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列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各试点医院和第三方公司正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整并优化管理模式。

“《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我们该怎么管理就更清晰了。方案还制定了统一指导价,对陪护工的管理更规范了,对患者、医院、陪护工,是三方共赢的。”温曲英认为。

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细化执行,保障医院的陪护服务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市中心人民医院发现,惠州市辰道健康陪护中心的收费公示牌已按《工作方案》要求更新了收费价格,并把陪护工的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年龄、学历、从业经历、职业特长、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公示在价格公示牌旁,供患者及家属知情选择。

建议

陪护工费用纳入医保

陪护工的专业照顾缓解了很多家庭“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难题,但较高的费用也让一些家庭难以承受。采访中,不少患者及家属建议把陪护工费用纳入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

8年前,市民阿宇的父亲突发脑出血昏迷,虽然抢救过来了,却落下全身瘫痪。“平时我要上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在医院贴身照顾。”无奈之下,阿宇只能请护工照顾。“护工照顾还是比较专业的,每天都给父亲做康复按摩。”阿宇说,经过医生治疗和护工照顾,父亲慢慢恢复了简单的自理能力。“然而这八年来,父亲辗转在惠州、广州多个医院住院做康复治疗,聘请陪护工费用累计高达70多万元。庞大的费用让我们很吃力,要是医保能报销一部分就好了。”

加强培训及校企合作

陪护工的专业水平,事关患者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许多患者、家属及专家建议,继续加大陪护工的培训力度。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建议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陪护工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有效加强陪护工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基本护理技能、急救知识、心理疏导等,从而切实提高陪护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该负责人还建议校企之间加强合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深入加强与第三方护理公司和医院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陪护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陪护工。同时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周智聪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马海菊 骆国红 刘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