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平安 万家灯火共璀璨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4 19:21

图片

图片

“街面上巡逻的警察和警车越来越多了,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尤其是在商城、广场、烧烤摊这些人多的地方,让我们安全感十足……”“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都能看到警察在学校门口执勤、疏导过往的车辆。有他们在,孩子们过马路我们就放心多了。”一提起平安兰州建设情况,各大小区的经营户和接送孩子的家长最直接的感受是见警率的提升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触手可及。

2024年,兰州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将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加强“步巡+车巡+无人机巡”的巡逻防控模式、“护校安园”常态化等工作,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把平安兰州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让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更温暖更璀璨。

严阵以待 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春节期间,张掖路步行街的人流量大,咱们巡逻组每天晚上再多加一组人员,特别是夜间的新光夜市要巡逻到位。”近日,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张掖路派出所所长白登良向队员布置当天的巡逻任务。

张掖路派出所辖区地处兰州市中心区域,汇集了商业步行街、大型商超及各类党政事业机关,治安形势复杂。

入冬以来,张掖路派出所根据辖区人员流动特点,全方位部署警力加强对辖区重点街道、商区等公共复杂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提高巡逻密度,确保社会面治安安定。同时,精细化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采取车巡、步巡、快警巡、无人机巡、视频监控“五巡共治”防控模式,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实现巡逻警力覆盖最大化,全力遏制压降盗窃、寻衅滋事等街面案件发生。

“雁西路附近有一位老人不慎摔倒了,请在附近巡逻的快警队员前往现场处置……”近日,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指挥中心在接到群众的报警后,迅速调派在街面开展巡逻的城关快警队员赶赴现场。快警队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由于老人无法动弹,后与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联系到老人的家人。没过多长时间,120急救车赶到,快警队员们又与医护人员一起将老人抬上急救车,看到急救车缓缓离开,快警队员向指挥中心反馈后,又继续开始巡逻任务。

为了给平安兰州建设“锦上添花”,2022年6月21日,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正式启动“城关快警”巡控勤务模式。据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雁西路派出所所长董俊杰介绍,该所先后培训14名摩托车骑手,分组编队,围绕名城广场等重点商圈,宋家滩、小雁滩等城乡接合部及雁西路等重点路段,科学设置闭环运转的若干条“必巡线”,把“城关快警”和步巡、车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和社区警务、护学行动相结合,不断完善推进“五巡联勤”巡控模式,实现巡逻防控与街面常态化巡防工作全域覆盖、无缝对接。

“民有所呼,我们必有所应。”据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关快警”对标形势任务、社会需求、群众期待,充分发挥警用摩托车支撑服务实战效能,缩短出警速度,增加见警频度,加大巡逻覆盖面,达到快速用警、机动用警、显性用警目的,推动“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助推“警力无增长改善”。

立体防控 全方位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报告分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我是警航作战单元,通过B区机场无人机检测,兰州老街可视范围主街区及两侧通廊约有游客15000人,实时画面、测算数据已向你推送,报告完毕。”“中心已收到,请保持飞行姿态,地面各执勤点位人流测算结果超过预警值时可直接将数据发送地面执勤警力,为地面执勤警力提供决策依据……”这是2024年国庆节期间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通过自动化飞控中心远程操控,对辖区旅游景点、大型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常态化空中巡逻、数据传递、地面引导开展的空中战术。

“传统警力在应对隐蔽性较强的违法犯罪行为时,精准防控和主动巡查的能力极为有限。”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负责人介绍,警用无人机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警务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过去单纯依靠人力侦查,很难摸排不法分子的位置,甚至在接到报警后都很难精确定位。现在,无人机可实施远程高空侦察,可从目标现场上方获得全景图像,为专案组提供目标现场实时视频、三维数据模型等,为抓捕行动取得成功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先后投入100余万元,配备5架无人机、4套5G单兵图传设备和1把无人机反制枪,搭载红外摄像头、超清变焦相机、喊话器、抛投器、爆闪灯、照明灯等云台设备,满足了人脸识别、车辆(行人)追踪、感知侦控、设备投掷、应急救援等警务应用场景,打造了一支由13名民辅警组成的集空中调度、低空巡控、活动安保、空中侦察、接处警情、特勤保障、应急救援、维稳处突、后勤保障、“黑飞”反制等专职化“空中警务”力量。

据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警用无人机已经成为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创新升级警务模式、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现代警务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机动、视角广阔、视频实时传输等特点,加大警航人才培训力度,打造“空中作战单元”,在打击违法犯罪、大型活动秩序维护、巡逻防控、搜索救援等工作中深度应用“空中警务”,为基层实战科技赋能,有效释放警力、提高新质战力。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护航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兰州公安持续加强社会面立体防控,紧盯人员密集区、公共开放点位和治安要害部位三类重点场所以及早晚高峰、夜间等时段,以“步巡+车巡+无人机巡”巡逻方式为抓手,织密重点区域、部位、路段的巡防网格,“点、线、面”全方位覆盖,最大限度将巡防力量部署到街面、路面,“亮警灯、见警察”,提高巡逻密度频次,完善落实城区“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不断提升震慑力度和应急处置效能,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平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护校安园 增强校园周边安全防范能力

临近学校中午放学的时间,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渭源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清清看了看表,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佩戴好警用装备后,跟另一名同事前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开展每天例行的护学岗工作。

“每次我们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劝导接送孩子的家长不要拥挤,在划定的区域耐心等待,如果发现有车辆违停,我们还要耐心劝阻车辆尽快驶离,确保学校周边道路通畅。”张清清如是说。

叮铃铃……随着一声下课铃响,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学楼下快速整队后走出校园。“警察阿姨好。”“警察阿姨再见。”孩子们陆续走出校园,有的孩子跟护学岗的民警挥手打招呼,有的孩子敬少先队队礼,有的还跟张清清击掌互动,这一幕幕暖心的举动让张清清开心不已。

“每天接送孩子时都看到有警察执勤,孩子过马路我们就放心了。”“每天孩子们上下学时看到派出所民警守护学校周边的安全,交警在耐心的疏导学校周边的交通,作为学生家长同样安全感满满。”学校门口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表示。

“在经营过程中,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营业证照一定要齐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三无产品……”开展护学岗的同时,辖区派出所民警对学校周边的店铺检查时如是说。据了解,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各派出所民辅警结合辖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实际,会同学校、幼儿园保卫部门,深入学校周边的商铺以及师生、周边群众中,采取调查走访、巡逻防控等多种手段,认真开展涉校案件线索排摸,坚决取缔和清理整治学校周边治安乱点,有效净化学校周边治安环境。

维护校园安全、守护师生平安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兰州公安高度重视“护校安园”工作,2024年以来,为切实增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能力,全市864个护学岗,日均出动警力6900余人次,充分发挥“一警多能”“一校多岗”模式,全力做好上下学高峰疏导交通与治安维护工作。特别是从2024年11月20日开始,从市公安局机关每日抽调98组、216名警力,调整“护学岗”模式,定人定岗定责,增加护学频次,延长护学时间,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安全稳定。依托校园智能安防设施设备及周边视频监控,建立治安识别圈,智能预警推送,确保治安隐患及时核处,突发事件及时稳控。

同时,在开学季,及时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把法律知识、安全知识送进学校、送进课堂,上好“开学第一课”。市公安局积极会同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大力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对全市1181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全面排查,累计整治中小学周边治安乱点62处,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3处,下发《整改通知书》77份、《公安提示函》36份,有效净化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还指导学校和基层组织根据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动员学生家长、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3.1万余人次,参与校园周边治安巡逻;推动组建由保安员、青年男性教师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开展应急演练1100余场次,有效提升防范处置能力。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的底线思维,持续深化“护校安园”活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力夯实校园安防根基,不断增强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感、幸福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张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