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的娃更容易愤怒暴躁,这是真的吗?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7

原创 对你有帮助的 马蕾孕哺育 收录于合集 #儿童发育 育儿 96个

90年代左右,惠阳保姆13825404095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开始出现,直至今天,很多双职工家庭都还是需要长辈来带娃。

老人退休了刚好有时间去帮忙带娃,好让年轻的父母们可以更好的在外打拼,这本该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现象,然而现在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文章:《老人带娃6个错……》,《隔代爱变隔代害……》等等。

甚至还有人会说“现在的孩子啊,都是被老人宠坏了,脾气这么坏,说都不能说。”……

老人带娃是不是真的更差?娃会更容易愤怒暴躁?

隔代亲

让老人一味宠爱

许多老人年轻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自己孩子的成长,难免留有遗憾。而对于自己孩子的孩子,就会更加宠爱。

看着自己孙子或孙女与自己的孩子是这么相似、这么可爱,自己现在又有这么多时间可以去陪伴他,守护他,当然更加珍惜,加倍疼爱。

“你让我去教育这么小的小孩?不不不,教育他是他爸妈的责任,我只想好好疼他爱他,让他跟我一起玩,让他对我甜甜的笑……”

尤其是现在,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都长大生娃了,双方父母退休了刚好可以照顾孩子,四个老人独宠一娃,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我孩子的外婆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工作忙又在外地,只能把我交给我奶奶养育。每次她想与我亲近我就哭闹、不愿意、然后发脾气,她一边心疼一边无奈又带着点气愤,这样折腾了几次,后来她就慢慢放弃了。

现在我的孩子愿意让她抱、愿意与她玩,还会轻轻抚摸她的脸然后大声地叫“外婆”,她觉得自己的心都被孩子融化了,她愿意给我孩子最好的一切,当然也会容忍她偶尔的小脾气和小捣蛋啦~

父母不在身边,安全感缺失

孩子希望更多陪伴

虽然老人照顾孩子也不全是差的,但是长期没有父母在身边或是父母陪伴比较少的孩子,更可能通过发脾气、搞破坏来引起关注。

许多「问题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要么就是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谐,缺少陪伴和沟通,要么就是父母在外打工、老人养育,缺乏正确的管教……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一个小学的孩子一直在学校捣乱,不是捉弄其他同学,就是与老师吵架,回家还会跟爷爷奶奶发脾气,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问题少年”了。

许多人都觉得是孩子的问题,对孩子态度更差,后来慢慢的有人与孩子沟通、交流,最后才知道,孩子其实就是想跟父母打电话,因为如果他乖乖的爸妈就会很放心的在外打工,很久才会打一次电话,而一旦他出现状况,他的爸妈就会立马打电话给他,就算是骂他,他也愿意。

他就想跟爸妈说几句话,这背后的真相真的令人辛酸。

身体和认知的原因

缺乏孩子的心理关心

很多老一辈,并不在乎专家怎么说,书本上怎么说,他们只知道以前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他们的孩子也是这样养大的,有什么问题吗?

他们不懂什么是“幸存者偏差”,总是相信自己的经验。

老人年纪大了,体力上普遍没有年轻人好了,很多事情做起来确实是吃不消的,她没空跟孩子聊感受聊尊重,也没力气跟孩子“共情”。也许孩子哭了闹了,他们就先打开个动画片,安静就行了,一集不够就两集,两集不够再追加一个棒棒糖。

只要孩子看着“白白胖胖”、无病无痛就是没有问题,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我没空管这么多,我也不懂……

有时候孩子爸妈确实也想沟通想改变,但是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也的确有心无力,置办的餐椅和认知卡片等都在积灰,碍于还是需要老人的帮忙,只能让老人做主了。

时间久了,看着孩子也没什么大问题,也就只能算了……

▼点击“预约”马蕾老师直播

3月29日19:30

一起聊聊,追奶时的5大拦路虎

过多的干预和控制

很多老人觉得孩子就是孩子,什么都要他们来帮忙。

“孩子想自己吃饭?哎哟,别吃了,撒的到处都是,我来喂吧。什么?不要我喂,还哭这么凶,还跑?好了好了,奶奶喂的又快又干净……”然后就上演你跑我追的戏码,好不容易喂了几口饭,孩子说饱了,不吃了。

“什么?才吃了一半呢,奶奶辛辛苦苦烧的一定要吃完啊,你看你这小脸都瘦了……乖,再吃几口。”孩子又哇哇大哭,大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实在不听话,可能还会“威胁”孩子:“再不听话就不要你啦!”,“再哭就让警察过来抓你啦!”……

为什么孩子的话总是没人听呢?孩子就不能自己做出选择吗?长此以往,孩子丧失了自我选择的权力,被强迫、被控制,他的脾气能好吗?

但是很多父母确实没办法无时无刻陪伴孩子,只能交给老人,那么要如何去改变这些现象呢?

01

高效陪伴、追求质量

很多双职工家庭的父母真的不容易,下班之后,真的也很想放松一下,这时候孩子又发脾气,的确会非常挫败。

我们不是需要时时刻刻的陪伴,而是追求有效的陪伴。

对于小月龄的孩子就需要更多的怀抱和微笑,母乳的妈妈们可以在上班前后和夜里多亲喂,奶粉妈妈们也可以饱含爱意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等,多注意观察他们的状态和表情,多与他们“交流”。

相信在妈妈的怀里他们会笑的更多更开心的。

对于大宝贝,就更考验爸妈的体力了,多陪伴他们阅读与游戏,及时的回应和沟通,哪怕就是躺着陪他们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也是非常好的陪伴,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肯定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行为,但也要给他们“立规矩”,分清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帮助他们走出情绪问题,教会他们慢慢赶走“情绪小怪兽”。

做孩子的安全港湾,孩子也会更好的接纳自己的情绪。

02

老人也需要肯定和关心

虽然很多老人自愿带孩子,帮忙减轻负担,但是我们自己还是需要对老人表示感谢,老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带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会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也会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渐渐不总是发脾气、慢慢控制自己的行为。多组织全家一起的家庭聚会,让老人和孩子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更好地迎接后面的生活。

带孩子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让老人也得到休息和放松,毕竟自己带孩子也会有做错的时候呢,更何况是老人呢。

良好的沟通、尊重和理解老人,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更多的帮助。

养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需要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可持续发展嘛~

03

父母带孩子也可能脾气差

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老人背锅了。

大脑的前额叶,也就是控制和管理情绪的部分,可能会在人二十多岁时才能发育完全成熟。想想看,我们自己也会有时候失控爆发,愤怒暴躁,你怎么可能要求一个孩子总是安静、听话、乖巧呢?

重要的不是孩子的情绪失控,而是面对孩子情绪问题时,家长的做法。

多与老人沟通孩子出现问题时具体的行为是怎么样的,老人的做法又是怎么样的,下次自己碰到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示范给老人看。

有时候真的不是老人故意吓孩子,而是他们的确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更好更有效的。

在家庭中,孩子会与不同的家庭成员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家庭成员们互相帮助、“协同合作”,一起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