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江苏省民政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名单,全省共认定11个地区为首批示范地区并给予每个地区619.75万元的激励补助,崇川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地区。
近年来,崇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优化硬件配套,推动设施建设“均衡化”。坚持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抓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更适老的环境。崇川区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的要求,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截至目前,全区16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7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均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家门口”的高质量养老,今年将建成11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喘息服务”、康复保健等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链式养老“专业化”。通过引入机构专业力量,将机构、社区、居家服务资源整合,通盘考虑,以机构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和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切入点,创新打造“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区财政每年投入3000 多万元,街道招募专业服务机构承接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运营管理,同步为9类3.5万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以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9大类32个子项目的服务。
坚持技术赋能,推动服务管理“智慧化”。近年来,崇川区不断加快“智慧养老”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费用1500万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先后三次升级改造,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濠享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品牌化。开通“871—12345”服务热线,设置坐席16名,依托信息系统,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区20.7万老年人。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运行,完成居家老年人日间照料、助餐订餐、家政服务、代办代购、应急救援等项目的预约、派单、监管、回访、统计分析系列工作,实现管理服务的即时在线监督和居家养老服务轨迹化管理,同时为特定对象提供生日、法定节假日电话、短信关怀问候。平台平均每年开展呼叫服务30万余次,流转线下服务80万余次,电话短信关怀服务10万余次。
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公益助老“品牌化”。崇川区充分发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优势,不断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和动员各类社会力量投入到为老服务中来,打造了多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服务品牌。全区共培育发展出500多个为老服务组织,涌现出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城东街道老来乐老年服务中心、新桥北村社区菊馨社、和平桥街道长青嬷嬷服务队等一大批品牌组织。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组织开展“社区公益助力计划”等公益创投活动,引导全区为老服务组织,开展爱心敲门、日常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务,惠及各类困难老年人群众30000余人次,使许多独居、空巢、失独老人告别了“在家一盏灯,出门一把锁”,较好融入社会大家庭。《“巾帼挽霞”“小老人”服务“老老人”项目》《联民送温暖—关爱失独老人家庭项目》《“黄手环”认知症干预计划》等一批品牌项目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受群众好评。
崇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崇川区将以获评“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全面优化养老服务能力、全链整合养老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全区养老服务综合水平,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崇川区获评首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
来源:崇川区 发布时间:2023-11-03 字体:[ ]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名单,全省共认定11个地区为首批示范地区并给予每个地区619.75万元的激励补助,崇川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地区。
近年来,崇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优化硬件配套,推动设施建设“均衡化”。坚持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抓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更适老的环境。崇川区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的要求,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截至目前,全区16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7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均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家门口”的高质量养老,今年将建成11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喘息服务”、康复保健等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链式养老“专业化”。通过引入机构专业力量,将机构、社区、居家服务资源整合,通盘考虑,以机构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和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切入点,创新打造“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区财政每年投入3000 多万元,街道招募专业服务机构承接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运营管理,同步为9类3.5万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以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9大类32个子项目的服务。
坚持技术赋能,推动服务管理“智慧化”。近年来,崇川区不断加快“智慧养老”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费用1500万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先后三次升级改造,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濠享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品牌化。开通“871—12345”服务热线,设置坐席16名,依托信息系统,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区20.7万老年人。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运行,完成居家老年人日间照料、助餐订餐、家政服务、代办代购、应急救援等项目的预约、派单、监管、回访、统计分析系列工作,实现管理服务的即时在线监督和居家养老服务轨迹化管理,同时为特定对象提供生日、法定节假日电话、短信关怀问候。平台平均每年开展呼叫服务30万余次,流转线下服务80万余次,电话短信关怀服务10万余次。
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公益助老“品牌化”。崇川区充分发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优势,不断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和动员各类社会力量投入到为老服务中来,打造了多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服务品牌。全区共培育发展出500多个为老服务组织,涌现出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城东街道老来乐老年服务中心、新桥北村社区菊馨社、和平桥街道长青嬷嬷服务队等一大批品牌组织。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组织开展“社区公益助力计划”等公益创投活动,引导全区为老服务组织,开展爱心敲门、日常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务,惠及各类困难老年人群众30000余人次,使许多独居、空巢、失独老人告别了“在家一盏灯,出门一把锁”,较好融入社会大家庭。《“巾帼挽霞”“小老人”服务“老老人”项目》《联民送温暖—关爱失独老人家庭项目》《“黄手环”认知症干预计划》等一批品牌项目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受群众好评。
崇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崇川区将以获评“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全面优化养老服务能力、全链整合养老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全区养老服务综合水平,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