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母婴行业深度促生育政策密集落地
2025-06-01 15:05
发布于:广东省
今天分享的是:2024-2025年母婴行业深度促生育政策密集落地
报告共计:30页
中国生育支持政策密集期将至,惠阳月嫂13825404095母婴产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随着2023年中国新生儿数量降至902万的历史低位,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成为政策新方向。最新行业分析显示,2024至2025年将迎来生育支持政策的密集落地期,辅助生殖、托育服务、生育补贴等关键领域正加速完善,母婴产业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政策转向:从控制生育到全面支持
中国生育政策历经多次重大调整:
1949-1970年代:从鼓励生育转向计划生育,出生人口从1954年2288万峰值降至1979年1738万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出生人口达1786万,生育率14‰
2021年至今:三孩政策出台,202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刺激效果呈现短期性特征。2017年二孩数量首超一孩后,出生率持续下滑,2023年生育率降至6‰。这凸显了持续、系统性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二、三大核心政策加速落地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降低门槛
现状痛点:中国不孕率达18%,但辅助生殖渗透率仅8%(欧美超30%)
突破进展:截至2024年10月,全国27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实际效果:江苏纳入医保3个月惠及4万人次,平均费用降幅超15%。例如一代试管费用3-4万元,医保可报销8000余元
生育补贴:从地方试点到体系化
现行模式:23个省推出三种补贴形式:一次性奖励(如长沙三孩补贴1万元)、0-3岁定期补贴(哈尔滨二孩月补500元)、托育补贴
成本压力: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53.8万元,一线城市超百万。6-14岁教育支出占比达45%
国际参照:日本/韩国/新加坡每月补贴折合500-5000元人民币,中国补贴力度仍有提升空间
托育服务:供需缺口亟待补齐
需求旺盛:超30%的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
供给不足:全国入托率仅7.86%,民办机构占比近90%
费用矛盾:一线城市普惠托育月均费用超3000元,政府补贴仅约600元
政策目标:南京等城市计划2026年实现千人口托位数4.8个,普惠托位占比60%以上
三、母婴产业链迎来结构性机会
政策红利下,四大领域企业有望受益:
辅助生殖与产后护理
锦欣生殖:覆盖四川、云南及海外市场的综合服务商
爱帝宫:华南地区月子中心代表,全国门店超20家
母婴零售渠道
孩子王:全国性千坪大店模式开创者,加速下沉市场加盟扩张
爱婴室:深耕华东、华中的区域龙头
母婴用品消费
卫生护理:豪悦护理(婴儿纸尿裤占比68%)、稳健医疗(全棉时代婴童系列)
婴童护肤:润本股份(驱蚊+护肤)、上美股份(红色小象及崔玉涛背书品牌newpage)
耐用品:好孩子国际(婴童推车龙头)
母婴食品
中国飞鹤等奶粉企业将受益于人口政策调整
四、政策优化方向与挑战
当前政策体系仍存提升空间:
补贴覆盖:现有政策侧重二孩三孩,未来或向一孩及青少年延伸
托育成本:需通过增加普惠供给降低家庭负担
服务配套:延长育儿假、完善职场保障等非经济支持待加强
国际经验表明,生育率回升是长期过程。日本补贴政策实施12年后生育率才企稳回升,法国更历时60年。中国政策密集期虽已开启,但需要持续优化才能扭转生育意愿。
随着2024年《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细则陆续实施,生育成本高、入托难等民生痛点有望逐步缓解。母婴产业在政策东风下,正迎来从商品零售到服务升级的全链条发展机遇。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行业研究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