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好,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国家来养老”。
在八九十年代的大街小巷,随处张贴着类似的计划生育宣传语。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养老就医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前不久,央视报道全国推行医院“免陪护模式”,直击“一人住院,全家奔忙”的社会痛点。
但每天最高 280元且不纳入医保的收费标准,瞬间点燃社会热议。
这究竟是便民新举措,还是养老新负担?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视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社会变革衍生出的新政策前不久,央视新闻报道,医院免陪护试点将在本月全国推行,解决“一人住院 全家奔忙”的社会难题。
而这种新的免陪护模式的推行,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在2025年5月26日,医政司就已经下发了《关于印发医院免陪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而这种新的住院模式——免陪护服务政策则是由当今社会衍生出来的。
在八十九十年代,我国推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而在现如今,80、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成为了社会中坚力量。
他们既要扮演“父母”角色陪伴孩子成长,又要承担“子女”责任守护父母晚年。
在工作与家庭的双重挤压下,“一人住院全家奔忙”的困局更是成为了普遍现象。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而80、90后独生子女群体规模约1.8亿。
有专家曾指出:“我们曾做过调研,78%的住院老人家属存在误工陪护现象,其中45%的人需请假超过1周,这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压力巨大。”
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既要挤地铁赶早高峰上班,又要接孩子放学辅导作业,而家里老人互相搀扶着去趟菜市场都费劲,就算亲戚能来搭几天手,总不能一直麻烦人家吧?
要是有人生病住院,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先不说是否能够请下来一星期的假期,现在伺候病人哪儿是坐着陪聊天那么简单?
尤其是动过手术的老人,换尿布、喂流食、定时翻身、擦身洗漱,哪样不是体力活加技术活?
对于八零九零后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时间掰成八瓣用,体力跟不上,专业也够不着。
于是,“免陪护模式” 应运而生。
它的思路也很简单:医院帮忙牵线,找来了合作的专业护理团队,都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护工。
而家属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天天泡在病房里寸步不离,只要付点费用,护工就能把病人照顾得妥妥当当。
既然提到费用,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免陪护模式怎么收费、贵不贵?能不能走医保?
二、到底如何收费
根据央视报道,广东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采取“基础服务+技能溢价”的收费模式。
一对一服务是280元/天,要是护理员具备护师职称或康复护理资质,加收20%费用,即336元/天,而这一规则主要面向术后重症患者。
一对二服务则是180元/天,适用于慢性病康复期老人,服务内容包括血压血糖监测等。
一对三服务就更便宜了140 元/天,主要针对能自主进食但需协助如厕、翻身的轻度失能老人。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2月广东省医保局出台的全省指导价,将“一对三”的最高限价锁定为140元/日。
而深圳某三甲医院则推出“夜间特护包”,在基础收费上每晚加收30元,专门解决夜间护理人手不足的痛点。
与之相比,长三角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则是实施梯度服务定价和本土创新。
在上海仁济医院,一对多(1护5患)150元/ 24小时(人均30元),一对一260元/天,另设480元/天“专家特护”含康复指导。
浙江安吉则是推出了“乡邻价”,一对一160元/天(本地老人补20元),一对三100元/天(低保户医保补30%),护工按籍贯分组便利沟通。
江苏无锡的试点医院免陪护模式则是收费90-240元/天,具体收费情况不是特别清楚。
而福建省的试点医院则是将收费标准分为三个档次:100元/天、160元/天和230元/天。
从各地收费情况看,一对一服务每月费用普遍在八九千至万元以上,即便选择一对多模式,每月也需至少三四千元。
而据央视新闻报道显示,该免陪护服务模式并没有纳入医保范围,意味着所有费用需自行承担。
对普通工薪家庭而言,仅陪护费每月就近万,若叠加医疗费,月均支出轻松突破万。
而这笔开销相当于许多人半个月、一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的收入,着实不算小数。
因此大多数人应该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亲民的一对多服务。
面对这样的价格梯度,不少人难免心生疑问:医院统筹的免陪护服务护工,与家属自行聘请的社会护工相比,究竟有啥区别呢?
三、优缺点
据央视新闻报道,这些护工都经过系统的医学培训,不仅能帮忙喂饭、翻身、洗漱,还能做不少专业事儿。
比如定时给病人翻身防褥疮,用专业手法帮术后患者做康复训练,甚至能盯着血压、血氧这些生命体征,发现异常赶紧通知医生。
在郑大一附院的试点数据显示,有护工帮忙后,医生查房效率提高了一半,骨折病人康复速度比预期快了近一倍,连癌症患者都因为护工专业护理减少了压疮风险。
在广东、福建、陕西等不少医院试点时都收获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来源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更重要的是,这事并不是强制性的,全凭自愿。
要是家里有人能陪护,您就可以继续自己照顾;要是工作忙、住得远,或者实在没精力,就可以选护工帮忙。
而对于有人担心护工水平不一的问题,国家和医院也都想到了。
正规试点医院合作的都是有资质的护理公司,护工得先通过医院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
在上岗期间,还会有日常考核和家属以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反馈机制,相关部门也会定期检查各个护工的服务满意率。
在杭州某试点医院,家属扫码就能看到护工的培训证书和服务评价,要是连续评分不高,护工就得重新学习。
从试点反馈看,这项服务确实解决了大问题。
以前老人晚上想上厕所,身边没人扶,容易摔倒耽误治疗;现在护工定时巡视,半夜也有人照应。
说白了,免陪护不是让家人放手不管,而是给大家多一个选择。
需要专业照护时,有训练有素的护工顶上;想亲自陪伴时,也不用被基础护理的琐事缠住。
现在虽然有了免陪护服务,但价格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有点贵,而且不能用医保报销。
要是以后能像康复治疗一样纳入医保,或者给点补贴、减免等,家庭的压力肯定能小很多。
在国外比如日本、德国,老人需要照顾时,能通过长期护理保险报销一部分费用。
咱们国家现在也有城市在试点类似的保险,比如长期照护险、商业健康险等,不过覆盖的范围还是有限。
毕竟免陪护这个模式刚开始推广,希望以后普及了,能有办法把费用降下来,让更多家庭能轻松用得上。
结尾
医院免陪护模式马上要在全国推行了!
这项服务能帮咱们解决大难题,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大家怎么看?是觉得方便又省心,还是有些顾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