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健全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6-30 03:07

  失能老人是老龄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重点关注、关怀和关照的对象。近年来,我国失能及高龄、慢性病等失能高风险人群不断增加,对生活照料与康复护理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目前的养老服务供给面向一般老年人,同失能老人对照护服务的特殊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一是对象结构失衡,服务对象不明确、不聚焦,导致有限资源泛化使用,创新做法在已有框架内无法明确定位。二是内容结构失衡,医养结合与康复服务供给不足,大量的慢性病、退行性疾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而由于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不足,闲置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对医养结合重视不够。为此,需要加快健全针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体系。

  1、聚焦失能,明确服务对象。政府提供的社区照护,服务对象首先应当定位在失能老人,建议完善落实失能等级评估国家标准,精准识别失能老人。在2021年《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需求变化与试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调整完善,并将国家卫生健康委纳入进来,形成医保、民政、卫健三部门对结果互认、数据共享的全国标准。要求新增试点参照执行,原有试点参照完善地方标准并加快过渡,非试点也逐步参照执行。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对象限定在中度失能老人,稳妥推进试点。

  2、关口前移,强化失能预防。服务提供层面,开展对失能高风险人群的动态追踪服务。重点关注高龄、慢性病老人,加强生活防护与康复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减轻失能老人社区支持的供给负担。宣传教育层面,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办失能预防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课堂,将失能预防作为老年大学的核心课程;制作失能预防宣传视频与手册,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客户端等渠道播放宣传视频,向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免费提供宣传手册。

  3、分级分类,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内容。从失能老人自我照料能力维度,根据评估结果与年龄分级分类,提供不同支持。对轻度失能老人,重点是延缓失能;对中度失能老人,重点是开展康复训练;对重度失能老人,重点是发展医院、护理院、养老院等机构照料,提供标准化照料服务;对弥留老人,重点是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从年龄维度,对低龄失能老人,重点是健康养老与医院医疗,延长健康寿命;对高龄失能老人,重点提供保洁、助餐服务。从老年人疾病维度,对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提供老年医疗服务,对慢性病或急危重病人急性治疗后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对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的非病人或疾病处于未定状态而不需要接受连续治疗的病人提供老年照顾服务。

  4、横向整合,纵向持续,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坚持“整合照护”理念,将社区打造成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的平台,统一配置来自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元主体的照护资源,形成完善的社区照护服务网络。坚持“持续照护”理念,支持企业在城市郊区投资建设养老社区,针对不同自理能力的中高收入老人,提供“一站式”持续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