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82岁,我照顾她七年,说心里话:陪伴老人,尽量别去共情他们惠阳月嫂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0 19:24

我姓孙,惠阳月嫂13825404095今年57岁,娘家父母生了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三。父亲在七年前去世了,那年母亲75岁。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在老家过日子,我们兄弟姐妹都不放心,毕竟母亲上了年纪,身体状况变得大不如前了。

怎么安排母亲养老的事,成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按理说,应该是让母亲跟着大哥和小弟他们两家人,我和二姐是外嫁女,平时给些孝敬钱,买点礼品啥的。



可现实是,大哥的身体不行,大嫂照顾他已经不容易了,因为大嫂还得上班挣钱呢。小弟家里,两个儿子等着娶媳妇,家里存的钱不够多,所以小弟和弟媳妇根本没办法分心去照顾年老的母亲。二姐在外省,跟我们娘家隔了数个省,天南地北的。我没有远嫁,生活在邻县的县城。

关于给母亲养老的事,大哥和小弟商量着打算送母亲去本地的某家养老院生活,等小弟他们夫妻以后不打工了,再去接母亲在身边养老。我和二姐是外嫁了,关于娘家的事,我们的知情,却不会过多去干涉。

大哥和小弟商量以后,把结果给我们说了,然后问我们怎么看?二姐说:“我们一起凑钱给妈妈请一个保姆,会不会更好些呢?”我赶紧说,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摊费用。

最后,大哥和小弟说可以,不过,得让母亲去选择。我跟二姐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第二天,母亲却给我打了电话。我以为她是心里不踏实,想问一问我的看法,然后她再选择。让我没想到的是,母亲会说:“梅啊,你哥哥他们想让我去养老院过日子,或者是找个外人来照看我,我觉得都不好,你可不可以管管我啊,让我跟着你一起过日子……你们爸爸现在不在了,我身边长期没有自家人,觉得日子过得没有什么意思……"

我听了以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时候,我的老公已经去世了,家里的孙辈用不着我帮忙照顾,不过,儿子儿媳让我去市里一起过日子。他们说一家人在一起更热闹,若是我闲不住,他们让我去他们家里帮忙做一日三餐,然后他们在家里带饭去公司吃。

我觉得可以,所以我已经打算去市里了。

娘家母亲突然打来电话,期待我能够管管她。她提起去世的父亲,说她身边长期没有了自家人,这让我觉得心软了,我狠不下心拒绝她。

最后,我放弃了去市里跟儿子他们一起过日子。过了两天,我接着母亲来了县城家里,跟在我身边一起生活。

关于这事,大哥、二姐和小弟,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并且,他们商量着每个月凑一笔钱,然后转给我。我本来没有打算收的,不过,我考虑以后,答应了收下一部分钱,算作母亲生活费用的均摊。

母亲来了我家里以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之间,算是母慈女孝,相处得挺和谐的。

时间长了,渐渐地,变得不对劲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办法去共情母亲了,不是不想,真的是因为心很累。

上了年纪的母亲,有的时候,她的表现甚至会让我觉得心烦。身为女儿,我明白我应该更多地理解母亲、孝顺她。不过,我仅仅是个普通人,面对母亲经常的负面情绪,我实在不愿意去共情了,共情的多了,我会觉得生活大受不好的影响,越过越糟糕啦。

我想不明白,上了年纪的母亲,为什么会习惯性地喜欢上了回忆过去的苦难,以及埋怨我对她照顾得不够关心体贴。

母亲爱回忆苦难,是在她年老以后常常发生的事,我不明白,是不是年纪老了的人大都会这样呢?

开始的时候,母亲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不容易,家里长辈们偏爱男孩,对她根本不怎么关心,嫁进婆家后,她还常常被婆家长辈欺负,尤其是她的婆婆,习惯性地给她添堵……

我听了这些,都会很心疼母亲,同情她并且细心体贴地安慰着她。

后来我发现,母亲会一遍遍地回忆过去的苦难,表现得伤心难过,我的陪伴和安慰,根本没有用。次数多了,满满的负能量让我受了很不好的影响。



我渐渐地明白,面对母亲回忆苦难的时候,我细心体贴地对母亲的宽慰,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仅仅是让母亲对我更多依赖,继续一遍遍地在我面前回忆苦难,让我的心里添堵。

最后,我才明白了,不能够过多地去共情母亲,应该让她自己去消化那些不好的回忆、情绪。我共情多了,母亲并不会减少或者不再回忆那些苦难,甚至会更多地回忆困难,让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悲伤。

所以,后来我变成了一个听众,或者不去搭理了。让母亲自己去宣泄,渐渐地,在回忆苦难这方面,我不再给母亲更多依赖,她回忆苦难的次数,变得没有先前那么频繁了。我的情绪状态,更是变得好了许多。

母亲年老后跟着我过日子的第二个缺点,是她喜欢抱怨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对她不够关心体贴。在她眼里,大哥和二姐以及小弟,他们居然比我做得更好,偶尔的一通电话表达关心问候,时隔很长时间送一些礼品,这些,让母亲更觉得感动。

二姐和小弟她们,偶尔打来电话,问起她过得怎么样啊?她常常会唉声叹气的,似乎是我亏待了她,让她过得很不好……

有时候,二姐和小弟她们会因此误会了我,然后问我是不是照顾母亲很累了,要不要干脆送母亲去养老院生活,或者给母亲请一个保姆照顾她。我心里面觉得委屈,不愿意多解释,答应他们说:"好啊。"

这时候,母亲却不愿意了。看着母亲的模样,我再一次心软啦。

我想着,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母亲年纪老了,或许是变得不懂事了,变得糊涂了。然后,我想起我们小时候不懂事的那些年,父母从来没有想过不管我们……

想着这些,我决定了不能不管母亲,除非是她不让我管了。

有些时候,母亲依然会让我觉得委屈,甚至会让我生气。

大哥的身体不太好,不过呢,他偶尔状态好的时候,会来我家里看看母亲,带着礼品,然后关心母亲,跟母亲说说话。

母亲看着大哥,总是爱掉眼泪,尤其是当大哥关心她跟着我一起过得怎么样的时候。这种时候,母亲还爱说,不全怪梅,我现在年纪老了,变成了你们的拖累呢,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嫁出去的女儿呢……

大哥不知情,他听后,皱着眉,间接地埋怨我答应了照顾母亲却并没有照顾好。他提醒我,儿女对老人应该多些耐心、关心。

我欲言又止,懒得多去解释了。

后来,嫂子提醒了大哥,大哥才渐渐地明白,他共情母亲,让我受了委屈,伤害了我。大哥主动跟我道了歉,我并没有去计较。

我能够不在意母亲的"不懂事",自然不会去介意兄弟姐妹的误会、误判。当然了,他们能够发现并且理解我的付出和不容易,我自然是会更高兴的。

时间长了,大哥、二姐和小弟他们发现了母亲年老后的变化,他们跟我一样不再过多地去共情母亲的那些不好情绪,不管是对我们,或者是对母亲,都是更有好处的。

我不再被过多误解,心里少了委屈,会更愿意照顾母亲,这样一来,母亲的养老生活自然是会更好了。

现在,我已经照顾母亲七年时间了。



我个人觉得,陪伴老人的时候,尽量别去共情他们,当然了,我说的是关于老人的那些负能量情绪。让他们自己去宣泄,或许更好。

作为子女,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给老人更好的照顾,多给些关心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