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市场!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17:21

近年来,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超44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2025年和2030年失能人口预计分别达到7200余万人和1亿人。

失能人口数量攀升结合“9073”养老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居家照护需求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

过去,由于资金保障与优质服务供给不足,居家照护在市场化方面遇到困境。然而,随着长护险制度的逐步落地推广,支付难题大幅缓解,居家照护服务的标准化与专业化进程加速。

长护险制度的推广,为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长护险制度背景下居家照护企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海外先进经验,为企业在未来依托长护险开展居家照护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PART 01

居家照护需求爆发式增长,

人才培养成破局关键

1. 千万级失能人口,催生居家照护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患有慢性病老人数量约1.9亿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约4400万人。《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预计,未来中国失能总人口将继续攀升,2025年预计达7279.22万人,至2030年或可达1亿人。

图片

图源:36氪研究院

日益庞大的带病生存老年群体催生了照护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模式正展现出愈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成为三大主要模式,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日本早于中国率先进入老龄化。今年6月中旬,AgeClub研学第五期将前往日本东京,探访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日本元气集团”。

元气集团创立于1974年,于1993年涉足养老产业,在日本及亚洲各国开展养老事业以及养老周边产业。旗下经营多家高端综合性医院、以及培养医疗和养老人才的专科学校。其服务内容包括:长期照顾、康复理疗、日间照料、短期居住、上门护理、老年人居家护理、老年公寓等等。

就我国而言,“9073”的养老格局正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主流。该格局下,90%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将依托社区养老。

这一背景下,提升专业养老照护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打通照护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我国的居家照护服务供给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稀缺、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

从需求端来看,有失能照护需求的老人数目庞大,但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全职保姆和护工仍然是一项昂贵的开支。同时,由于照护工作有一定的门槛,想要找到专业的上门照护人员并非易事。

当前,依托长护险制度的有力支撑,居家照护服务正逐步迈向标准化与规模化的新阶段。

2. 长护险制度发展现状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种专业的社会保险机制,旨在通过社会互助共济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长期丧失自理能力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服务。

长护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广泛,通常包括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参保者一旦经过评定确定符合一定的护理需求等级,即可享受长护险提供的各项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如清洁、排泄等,还涵盖与日常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

2016年,国家组织了15个城市统一开展长护保险试点工作。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进行了跟踪评估,于2020年稳妥有序地将试点扩大到49个城市。

图片

图源:36氪研究院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年人均支出1.4万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7679个,护理服务人员33.1万人。

经过数年的试点实践,长护险制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然而,护理服务市场仍存在显著的供需缺口,亟待进一步弥补和完善。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再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估算,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总需求约为1.4万亿元,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约占护理服务需求的65%。

图片

图源:中国保险业协会《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

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在长期护理服务领域的严峻挑战,也凸显了加强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紧迫性。

3. 居家护理“人才荒”待破解

目前,我国长护险的服务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申请报送: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向长护定点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等,机构审核后负责报送。

评估认定:长护定点机构组织评估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现场评估,综合考虑病情和日常生活能力,确定其护理等级,并将结果公示。

服务提供:申请人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定点服务机构,并与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机构按照协议内容提供日常照料、医疗康复等护理服务。

在长护险制度体系中,护理员作为居家上门服务的直接执行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度的实施效果。重视护理员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长护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源:《长护险护理员的一天》

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榜中,养老护理员作为健康照护领域的关键角色,位居榜单前列。

根据行业数据,目前中国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仅有约4万人。而考虑到我国失能人口的照护需求,若按照1:3的照护比例计算,养老护理员的缺口已高达千万级别。

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养老护理人才,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是我国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对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道德等进行规范。

文件中明确,长期照护师工种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文件对每个级别的职业功能及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图片


在人才吸引方面,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的《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报告》指出,受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前景不佳、福利待遇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护理员行业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目前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的岗位吸引力仍有待优化。

业内人士指出,理论上,长护险具有稳定的筹资来源,可以减少照护机构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让其稳定获得照护服务费用补偿,增强对老年照护从业者工资报酬的补偿支付能力,从而吸引从业者进入这一行业。

PART 02

长护险+照护,

企业用科技赋能突围

我国长护险的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二类:

社区居家照护:护理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居家的参保人员,提供上门照护或社区日间集中照护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养老机构照护:养老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长护险制度的推广,有效激发了我国企业在社区居家照护及养老机构照护领域的创新活力。

1. 小橙长护:专业团队+数智化平台

图片

图源:小橙集团官网

小橙长护是小橙集团旗下一家根植于长护险,集“养老护理服务、医养人才培养、数字化医养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医护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依托,结合老人康养需求,引入先进的护理理念、培训体系与服务流程,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病患管理、康复理疗等多元服务。

从企业整体布局来看,小橙集团副总裁武韬介绍,当前小橙集团在养老产业的中游和下游积极布局,形成了“产品+服务+数字化”的养老解决方案。

小橙集团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小橙服务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拥有100+线下服务站点,累计员工已超 5700人,累计服务人数超5万人,上门服务次数超360万次。而长护险已经成为其主要获客模式之一。

据小橙集团董事长刘峰介绍,小橙长护服务标准化流程是:老人建档-基础评估-服务定制-医疗评估-智能派单-工单服务-服务稽查-服务评价-数据归集。

在服务标准方面,公开信息显示,小橙集团致力于保障服务提供的质量,通过与学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引领“入户养老服务规范”,从而为整个行业设定了明确的标准。

在人员培养方面,小橙集团建立了规范化的培训和考核体系,确保服务人员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同时,小橙集团还实施了基于SOP的流程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打造专业服务团队、完善服务标准的同时,小橙长护依托其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实现了规模化服务的高效提供,这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刘峰介绍,基于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趋势的洞察,小橙集团积极打造数字化的养老场景,通过将产品和服务深度融合,成功推出集“医、养、药、护、险”于一体的全方位、一站式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目前,小橙集团搭建了客户管理平台、辅具租赁平台、小橙商城平台等5大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未来还会搭建更多平台,丰富服务生态圈。

图片

图源:小橙集团

AgeClub认为,数智化赋能养老服务正逐渐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对内而言,数智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进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对外而言,数智化手段将有效促进服务供给的优化,拓宽服务能力的边界,为养老服务的全面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当前长护险制度的发展阶段,刘峰在与AgeClub的对谈中分享了他的看法。

他指出,当前我国长护险试点正在逐步推进和完善,尽管各城市间可能存在一城一策的情况,但城市间的制度差异相较于第一批试点城市已有所缩小。且虽然各城市在具体政策上可能有所区别,但长护险服务的基本逻辑并未改变。因此,他建议行业应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政策变化,并增强对政策的解读和融合能力,以确保长护险服务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2. 安康通:链式科技养老新范式

安康通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成立初期,该公司主要聚焦于以呼叫中心为核心的紧急救援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至社区居家服务领域。

至2014年,安康通开始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以推动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

至2020年,在我国推行“9073”养老模式的背景下,安康通首创“链式科技养老 一院十站万人”的服务模式,即在一个中小型城市或一个大型城市的一个区内,以一个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支撑,十个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及护理站为抓手,辐射周边万名居家老人的闭环式养老服务。

除了线下实体的产业生态圈形态,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赵仁志还分享,公司在展业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科技”手段。他们希望将更多科技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采用更多智能监测设备来提供全面的保障。

例如,在辖区内配置智能人脸识别摄像头,记录老人的运动轨迹、对老人的用餐状况进行智能化营养分析、在老人床头配置毫米波雷达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监测其日常健康和睡眠起居情况等。

2022 年,安康通充分利用社区站点“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与百度、高德地图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借助多方服务特色与优势,打造涵盖助餐、助行、助医等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市场化业务。

如今,在长护险开启大范围试点的背景下,安康通作为首批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 其长护险业务已经从江沪地区辐射全国,相继拓展开封、天津、汉中、重庆、徐州、南宁、湘潭、南京、盘锦、福州等地,基本实现华东、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区域全覆盖。

图片

图源:安康通

其上门服务针对失能、失禁、失智和孤寡老人等群体,涵盖手足清洁、协助进食进水、协助更衣、失禁护理等多项内容。

图片

图源:安康通官网

在营收方面,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赵仁志介绍,在过往十年的时间里,除了2022年受较大的疫情影响外,安康通基本每年保持健康增速。

安康通母公司南京新百2022年年报显示,安康通报告期内净利润达到2502.94元,其2021年净利润达9316.77万元。

图片

图源:南京新百2022年度报告

2022年,受疫情影响,安康通的利润水平出现了下滑,但这并未影响其在养老领域的稳健运营与业务规模的持续发展。未来,随着长护险的普及,安康通有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行业地位。

PART 03

海外经验:

日本养老服务巨头之路

由于日本老年人口持续急速增长,为了妥善应对老年社会中存在的养老服务问题,日本政府于 2000年4月开始导入社会养老制度中的一个新制度,日文称之为“介护保险制度”。

这是一项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撑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病患等)的社会保险制度。该保险制度由日本全国各地的市区町村及东京 23 区管理,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政府的税收。

图片

图源:保观公众号

介护保险服务有以下三种方式:

访问式:由介护机构派介护士(介护士是需要考试的一种国家资质)上门提供介护服务。

托管式:需要介护的人进入介护机构入住,与其他的被介护人员进行集体生活。

日托式:仅在白天将需要介护的人送到相应日托式的介护机构。

目前,日本社会以接受居家服务为中心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日本的养老服务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医学馆(NiChii)。

日医学馆于1973年正式创立,历经多年发展,至2019年已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成功设立1404家养老机构,为15万名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至2020年3月,公司营收高达2979亿日元,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日本综合养老服务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在地域布局上,其总公司位于日本东京,另开设5家分公司,94家门店,服务机构遍布日本各地。

图片

图源:NiChii官网

在业务布局上,NiChii官网信息显示,日医学馆的主要业务分为医疗支持、长期护理、儿童保育、健康保健、治疗五大类。其中,医疗和护理服务为其主营业务。

在产业上游,日医学馆高度重视介护服务的发展,将介护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学历教育系统。

公开信息显示,其学员需完成至少130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课程,涵盖介护工作的基础知识、沟通技巧以及介护方法。课程内容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强调心理学知识和社会互动技巧的培养。

在日本,日医学馆在介护服务项目中,人员工资支出占据了项目费用的70%。这种高薪资和严格的培训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介护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产业中游,日医学馆布局的养老机构分为多功能家庭护理、护理医疗设施和收费的疗养院这三种不同的类型。

多功能型居家护理主要以居家服务为中心,接受上门访问护理服务,同时也接受短期入住型的住宿请求,具备24小时护理服务响应能力,让不便出行的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到相应的服务。

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针对处于病状安定期,且需要长期医疗管理服务的患者入住。

收费老人院是以自立生活为中心的“居住设施”,住宅设施全部为无障碍设计构造及设备,且能够提供护理及医疗服务。

在支付端,被介护保险确定为“需要支持”或“需要介护”的老年人仅需支付介护服务费的10%,其余90%由介护保险支付,医疗费、理发费等介护保险以外的个人支出由老年人承担。

据中国养老周刊报道,日医学馆的盈利模式为“一次性入住金+月金”,一次性入住金可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增加企业运营资本,而每月定期收取的月金则帮助维系企业持续经营,保障资金周转,使得项目得以运营,并在长时间运营后回笼资本实现盈利。

营收方面,介护保险收入占日医学馆总收入大部分比重,是其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及盈利保障。公开信息显示,在2018年日医学馆收入中,介护服务所创造的收入额占据总收入额的52%。

结语

长护险制度下,养老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前,我国长护险制度已在多个城市开启试点,但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地区的政策执行存在差异,对长护险的普及和居家护理服务制定标准造成影响。

在服务提供方面,居家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有待提升。由于护理人员的短缺和护理技能的不足,以及部分家庭对居家护理的接受度不高,使得居家护理服务的推广和实施面临困难。此外,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尚在推进中,居家护理与医疗服务的结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资金层面,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目前尚存在高达9000余万元的资金缺口。对此,AgeClub认为,未来社保长护险与商业长护险将共同发力,形成互补优势,齐头并进,将成为推动长期护理服务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章:

1.《运营1400余家养老机构、营收近3000亿,8000字长文解密这家养老巨头的盈利模式》

2.《日医学馆凭什么能成为日本乃至亚洲第一养老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