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陈卫东,曹菁
建议/提案号:
128
由于我国中小学校车在管理规范上尚不完善,惠州保洁13825404095加上私家车的数量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而不断增加,教育“双减”叠加,导致目前中小学生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现象日趋严重,负面影响不断凸显。 陈卫东、曹菁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主城区中小学校增加校车专线接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两位委员对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目前,我区共有13家校车单位38辆校车依法取得校车使用资质,35辆校车均为民办集体办幼儿园购买并为本园幼儿提供专属服务,另外3辆校车为乒乓球运动学校专门用于接送运动员往返学校和训练场地的,所有车辆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安装了5G“主动安全装置”接入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所有校车均实行每半年一检,对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经区政府批准,发给校车标牌。聘用的校车司机均为在有效期内、拥有驾驶相关车型驾驶执照及校车资质的驾驶员。校车服务线路、班次和站点由区教体局、交运局、公安局三方勘查确认,保障学生乘坐安全。同时,三方联合对校车行驶线路的道路交通秩序进行管理,对校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实时通报校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信息,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定期对校车单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针对“由政府统一购置校车,在主城区中小学增加校车专线接送服务”的建议,区财政部门表示,主城区中小学校是否确需增加校车专线接送服务,将由主管部门加强研究与调研,在对项目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实施。如此项目可行,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和资本进入校车服务行业,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进入市场,也可以采取与公交公司合作的模式。区财政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制订财政补助方案,合理增加投入,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公众的认可度。 区交运局表示,目前主城区中小学周边均设置了公交站亭,班线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城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需求。事实上,有一部分学生就是通过乘坐公交车上下学的。交运局将进一步完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在安全、舒适、及时方面为学生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提供更多的方便。 区教体局作为校车管理的牵头部门,下一步将联合公安、交运等部门加强调研论证,如需增加校车,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合理规划、设置校车交通线路和站点,为需要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生做好服务。同时,继续加强与公安、交运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为校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你们对教育的关心、理解、支持!
标题:
关于主城区中小学校增加校车专线接送服务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一、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的负面影响
(一)学校周边交通拥堵严重。每天上学、放学时间段,学校周边车满为患,小学生早晨上学时段恰逢上班早高峰,现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小学生延时服务结束时又恰逢下班高峰时间段,严重影响到了交通顺畅,增加了交通治理成本。
(二)双职工家庭接送成本增加。首先是时间成本。因为拥堵、学校附近难停车,家长接送孩子往往需要花远超过家校路途所需的时间,而很多双职工的上班时间与孩子上下学时间并不一致,送了孩子如拥堵严重则可能迟到,为了准时接孩子往往需要早退;其次是经济成本。停车、油耗是个人家庭的经济成本,造成交通拥堵时对燃油资源的消耗可以说也是一种经济成本,还有不少家庭为了减少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
(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首先是滋长攀比心理。学校门口接送的孩子各种级别的私家车,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家庭物质财富赤裸裸的呈现,中小学生对物质贫富差距的客观、理性认知水平尚不高,一部分学生的虚荣感不断膨胀,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心时常作祟,这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是学生的独立性得不到培养。现在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是父母用私家车接送上下学,没有自己独自上过学,没有乘坐过公交车的情况比比皆是。
二、主城区中小学校增加校车可行性分析
(一)服务区域及范围。目前,我区主城区内,共有小学8所(含南山湖、银河、运盐河3个分校区),初中所5所(含1所9年一贯制学校),共有学生近3万人。一般学生都为该学区附近适龄青少年儿童,上下学途经主要有四种:一是私家车(轿车)接送;二是电动自行车(家长搭载)接送;三是自行车(初中生)自行往返;四是步行(因距离太短,不列入服务范围之内)。服务人群基数较为庞大,采取自愿选择服务原则(由校方前期统一发放问卷调查,满足开辟线路准入条件后,学生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与校方签订相关协议)。
(二)服务主旨及准则。在国家《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法律法规框架约束下,由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统一购置校车(通过合法招标形式,建议采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型)。车辆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充电费、雇佣司机、车辆保险/保养费由校方和需提供接送服务的家长共同负担,按照学区路线划分,制定校车搭乘专线(可分片区或年级错峰试行,循环使用,试行成功后借鉴及推广)。
遵循“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部门监管”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校车安全性前期审核与后期管理工作,确保校车安全、有序、便捷、高效地运营。最终规范及优化区域交通环境、提升家长和孩子的上下学路途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三、主城区中小学校增加校车的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为此建议在主城区中小学推行校车专线接送服务,从而缓解区域内交通拥堵问题,为民众排解工作和家庭难以同时兼顾的忧虑,并可减少校区周边往来车辆碰撞等安全事故隐患。具体建议如下:
(一)规范校车运作监管管。建立统一的校车管理系统,多部门联合联动负责日常运作管理。乘车学生的监护人应当配合校方做好校车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一旦发现校车存在违规行为的,有权制止、拒乘,并向区教体局、交通运输局、公安等相关部门检举举报。
(二)合理确定各方支出。校车管理的支出由政府和家长共同负担,家长所支出的费用应当经过核算部门详细测算,原则上应低于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的成本。同时,给予部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搭乘校车的福利。
(三)统一确定校车质量。严格按照《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标准,购买拥有资质认证的专业校车型号。校车不得由普通车辆改装,而应该执行最安全的标准专门制造,车身颜色选择夺目的颜色,如鲜亮的黄色,必须规定其他车辆不得使用与校车一样的颜色,统一设计并制作醒目的行车标志,便于广大民众辨识。并安装车载电子GPS及监控系统设备,确保全程电子化实时监测校车行车轨迹及车内安全。
(四)严格聘用校车司机。严格专用校车规范及驾驶员资质鉴定,聘用拥有相关车型驾驶证照和无事故记录的,具有3年以上驾龄的,且为人友善有、富有爱心的驾驶员。要求校车司机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如:安全、卫生、与学生的交流、紧急事件的处理等等;对司机的年龄、学历、健康、品行、生活习惯等也要有严格的要求。
(五)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随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照管老师(可由居住路线沿途的校方在职老师轮岗),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校车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乘车师生的安全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六)科学设置接送点位。科学设置学生上/下车点位,统一制作乘车/落车点的标识,并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与舒适性(设立挡雨棚、等车位等设施)。对不同学龄的学生,校车接送应有区别: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校车必须送至小区门口,司机要见到家长领走孩子;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校车接送地点在离学生家最近的校车站。
(七)管好学校周边交通。在校车系统逐渐建成后,应通过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来限制私家车在学校附近停靠,以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修建校车配套的停车场地、充电装置、维修/保养地点与设备设施。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公安局、财政局、交运局
答复日期:
2021-06-22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