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
•姓名:杨明辉
•年龄:30岁
•职务: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八所公厕保洁前门段段长
【闪光点:踏实】
“一步一个脚印,惠州保洁13825404095踏踏实实向前走,更好地服务人民,我相信未来的环卫行业还有无限可能。”
【成长故事】
2011年年底,作为北京市首批启程奔赴西藏服役的280名新兵之一,杨明辉开始了两年的军营生活;2014年8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杨明辉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八所(以下简称“环卫八所”)的前门工作站报到,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从最初的公厕保洁到如今的巡查管理,杨明辉一干就是近8年。
“从部队来到环卫八所的时候,手里拿的钢枪变成了扫帚,说实话心里肯定是有落差的。”如今已是环卫八所公厕保洁前门段段长的杨明辉说道:“但当我进入这个行业、参与一线工作后,才真正认识到环卫行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他的服务很贴心
前门一带,由于房屋面积的限制,很多居民家中并未设置卫生间,公厕成为他们“方便”的必选之地。“在旱厕时期,人们靠着‘气味’找公厕,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就算站在公厕旁,也没有任何异味。”杨明辉说。
这些有着灰色外墙的公厕从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但走进去发现,这里能够打动居民的是一系列用心的细节:一进门便有专门的污物池方便居民倾倒并清洗尿盆;有专门供老年人使用的坐便器和扶手;使用石墨烯采暖技术在冬天为公厕供暖……杨明辉说:“公厕现在可谓是‘冬暖夏凉’,这些特别人性化的设计也让周围居民在如厕时少了很多烦恼。”
平日里,除了对公厕消杀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外,杨明辉也会及时了解公厕的设施损坏和检修等情况。“基本上在办公室的时间屈指可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巡查的路上。”杨明辉说。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杨明辉嘱咐保洁员严格执行消杀流程,把消杀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将一整套消杀标准整理成文档,发布在一线职工微信工作群中,并将标准打印出来,分发至每位保洁员手中,为他们进行讲解,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督促保洁员落实日常消杀、空气流通、个人防护等各方面的工作。
他的思维很活络
杨明辉认为,与老一辈环卫工人群体相比,90后环卫工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拓性的思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能将其运用于工作中。
杨明辉接手前门段公厕保洁的管理工作后,为了提升公厕保洁的效率和质量,他向一位之前从事过酒店客房管理的职工“取经”,对酒店的保洁流程进行了解。“我觉得酒店保洁的精细化程度堪比收拾自己的‘家’,我想把收拾‘家’的精细应用于‘收拾’公厕。”受到启发后,杨明辉撰写了两份流程单——管理作业流程和保洁工作流程。在这两份流程单中,他将公厕保洁工作进行细化,“手把手”教管理人员和保洁员如何做好工作。
通过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和保洁流程,保洁员的工作技巧和公厕的卫生质量都有了一定提升,效果十分明显。杨明辉说:“把脑海中的想法落到实处,并且产生良好的效果,心里特别满足,这是我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当然,在推行之初,也有保洁员表示不理解,觉得公厕保洁没有必要如此精细。为此,杨明辉耐心地进行解释,公厕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城市面貌,保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这些精细化流程应用的时间够久、成为‘规矩’后,公厕保洁水平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他的行动很坚定
据了解,杨明辉所在的环卫八所共有300余名工作人员,其中90后只有8人,占比不到3%。“2019年我刚来前门段的时候,这里加上我就2个90后,现在依然只有2个。”杨明辉笑着说。其实这并不是环卫八所的独有情况,在整个环卫行业,90后的身影都比较少见。
“很多人都觉得环卫行业又脏又累,事实也是如此。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很心疼自家小孩,不愿意他们去做这种工作。”说起环卫行业中90后较少的原因,杨明辉有自己的看法。不过杨明辉认为,环卫行业苦与累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磨练了自己。“老一辈人具有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90后学习。”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杨明辉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来到工作站,调配好消毒液,为工作站通风、消毒,并准备为早班保洁员测量体温;每天晚上10点,他还要对保洁三轮工具车等再次进行消毒。有时工作起来连轴转,经常一连四五天回不了一次家,杨明辉的同事开玩笑地说他“大疫灭亲”,他却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杨明辉看来,要想吸引更多的90后加入环卫行业,最重要的是提升环卫工人的社会认同感,让大家对环卫工人有更多的尊重、肯定与关注。“就以公厕保洁为例,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保洁员都必须到岗,甚至需要面对比平时更为繁重的工作。当然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得到认可时,我们的心里特别暖。”杨明辉说。
谈及对未来工作的期待,杨明辉笑着说:“目前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更好地服务人民,我相信未来的环卫行业还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