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岛护工行业:缺乏监管“黑护工”众多
2016-02-25 06:17
护工是一个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职业人群,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在本次青岛市两会中,有政协委员提出了规范护工行业,在医院设立陪护中心的提案。目前护工市场需求很大,“黑护工”泛滥 ,他们打起游击战,在走廊和病房里揽客。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制度规范 ,存在照顾病患时造成二次感染、出事故无法追责等风险。目前青岛各大医院的护工状况如何?相关部门有何态度?挑选护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就这些问题,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展开调查。
需求 千张床位中百张需护工
2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大附院,无论在急诊科,还是住院部,到处人满为患。
今年72岁的王大爷正在老伴的陪同下输液,盼着早点空出床位住院。但老两口也有苦恼,他们只有一个孩子,还常年奔波在外地,要是住院了,不敢奢求孩子回来陪床,患者又不想累坏了老伴儿,于是想找一个护工。
今年32岁的任先生也有这种需求,母亲手术住院,儿子又得了肺炎,自己两头跑实在忙不过来,只好求助于护工来照顾母亲……
“目前医院病患里对护工的需求量非常大。”青大附院护理部病房管理科张宏岩主任告诉记者,就青大附院本部来说,总共1000多张床位,平均每天有100张左右的病床需要护工。
据临床上观察,需要护工的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缺人,二是没时间。“尤其是那种独生子女家庭,要是离老人太远的话,压根照顾不上。还有些人因为忙于工作,不好请假,抽不出时间照顾。”张宏岩说。
本次市两会政协委员、青岛美邦医药物流公司董事长林向峰提出了规范护工行业,在医院设立陪护中心的提案。他告诉记者:“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100张床位大约有10张床位需要护工陪护,护工的需求是很大的。”
现象 岛城大医院少见专业陪护中心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岛城大医院中,如青大附院、市立医院、中心医院、九医等,都未设置医院自己的专业陪护中心。
青大附院: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陪护中心,但和市妇联合作,引入了第三方平台——青岛市爱心大姐病患陪护中心。张宏岩主任表示,专业病患陪护中心进医院在全省尚属首家。为了给病人提供便利,2014年医院跟爱心大姐病患陪护中心签约,2015年正式运行。医院只是提供一个陪护平台,但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规定“爱心大姐”的职责范围,严格要求护工们履行相关规范,负责病患的生活护理,必须时刻维护医院的形象,着统一服装,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医院都随时可以和中心解约。“我觉得‘爱心大姐’做得还是不错的,护工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定期查体,还有保险,出了问题能及时追究。”
市立医院:记者从该医院得知,本部和东部两个院区目前都未设立专业的陪护中心。但“爱心大姐”透露,下一步将争取和市立医院合作。
中心医院:据中心医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该医院陪床的护工大多是病人或家属自己联系的,医院对他们没什么管理上的硬性规定,科室有时会提醒陪床护工一些注意事项。医院现在正在积极联系几个专业的正规的有资质的第三方陪护公司,然后进行招标,下一步病房将会进入“互联网+”的管理,每个住院病人手持一个PAD,在其中一项可以进行陪护选择。医院今后会与陪护公司签订合同,科室会对这些陪护护工进行量化考核管理,护工以后会分多种,有专门陪床护工,这是有偿的,以后还会有相当于护士长助理的护工,由医院招聘,发工资,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这对病人而言就是无偿护工。目前这些工作都是在探讨酝酿中。
危害 “黑护工”易造成二次伤害
在采访的过程中,青大附院护理部主任魏丽丽以及病床护理科主任张宏岩都道出了无奈:目前护工行业尚缺乏统一规范,医院也担心引起医患纠纷,而且“黑护工”泛滥,市场很混乱。
市政协委员林向峰也指出了类似的问题,“护工是一个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职业人群,然而现在全国的护工都是混乱的黑护工为主,就青岛市的护工市场而言,整个护工市场管理混乱,供需存在矛盾。”
“这种行业状态还属于一种原生态,护工没有从业门槛,也没有经过技术培训,存在很多的隐患。”记者采访其他业内人士也都一致认为,“黑护工”的确存在风险。
1、安全问题。“黑护工”没有经过查体就上岗,容易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林向峰说,“当前,很多病患找护工一般是从医院的“走廊”里找,很多护工长期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等客户,有些护工直接睡在医院的走廊上,如果有病患需要,他们可以直接上岗,这怎么能让人放心。”林向峰说。
2、追责问题。由于没有挂靠专业机构,“黑护工”一旦在护理上出现问题,往往选择逃跑,患者无法追责。青大附院曾经有一位半失能老人,自己雇的护工因没有搀扶好老人造成骨折,结果想起诉却找不到责任方。“如果选择专业陪护机构的护工就不一样了,一旦出事,可有处可寻,及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张宏岩说。 3、价格问题。“黑护工”缺乏监管,开口乱要价的问题也时有存在,甚至比专业护工要的价格还要高。“爱心大姐”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价格分为两种,服务24小时180元,12小时之内130元,服务之前可签约,总价按照服务的时长短计算,多退少补。记者在岛城某医院病房里的一张小卡片上看到,一家名为“阳光家政”中介可帮忙联系护工,护工来自全国各地,有上百人,没有签合同的硬性要求,谁雇用谁给钱,缺乏统一的管理,患者和护工都缺乏必要的保障。
4、操作问题。相比起专业的护工,“黑护工”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准较低,无行规、行标,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操作也不规范。
建议 到专业机构选有资质的护工
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在挑选护工时,最好到专业正规机构,选有资质的护工,尽量避免挑“黑护工”。作为市政协委员,林向峰分别向市人社局和市卫计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人社局能够高度重视护工项目,促进岛城护工市场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包括:
1、制定行业资格。依托护理学会进行护工技能培训,每半年一次,每次一到两天,统一培训 、统一考核、统一发证。
2、确立行业标准。护工是一个没有清晰界定的工种,不可或缺却又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需要人社局界定工种,并确立行业标准。每季度进行护工技能等级鉴定,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护工持证上岗,并根据技能等级高低规范收费。
3、行业培训费用的支持。护工培训是一个长期持续工作,需要人社局予以相应的培训费用补贴。
4、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的支持。护工群体流动性大,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能符合其特殊要求,需要人社局给予社会保险商的支持。
5、和卫生物价等部门的协调确保让护工这一项目顺利召展开。护工项目在业务的发展规范中还会牵扯到很多部门,如民政局、物价局、工商局、税务局等,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扼杀到摇篮中,投资收益且不说,标准规范化的劳服市场有助于提升青岛健康之都的形象。
6、对专业护工工资的支持。专业护工随着护理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也提高,这对普通患者来说压力相对较大,希望人社局能对专业护工的工资进行一定的支持,让专业护工和普通患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
希望卫生部门能够对此高度重视,促进岛城护工管理的规范有序快速发展。包括:
1、依托护理学会统一进行护工技能培训,每半年一次,每次一到两天。
2、对通过技能培训的护工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统一考核、统一发证。
3、每季度进行护工技能等级鉴定,护工持证上岗,并根据技能等级高低规范收费。
4、对护工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在部分医院展开规范护工试点,在医院中对正规护工予以推广,鼓励医院淘汰黑护工,使用正规护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健康程度。
5、扩大人才引进,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人才输送,鼓励外地人才来青岛务工。
6、下文规范护工管理,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保护。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鑫鑫
◎ 回应具体不归卫计委管
随后,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年前有会议讨论过这个问题,目前对护工的界定很不明确,也没有相关规范。
市卫计委工作人员解释说,护工不是医院雇用的,是患者、家属自己在家政公司聘用的,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归属于家政服务业,是家庭护理到医院的延伸。市里建立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卫生部门不是会员。人社部门曾出台政策,要持证上岗,指定几家机构培训。今年这项工作可能有了落实,但尚不清楚落实到哪个部门。
[编辑:夜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