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服务构建老年幸福生活圈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近年来,镇江市坚持把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并取得积极成效。前不久,镇江市正式发布《镇江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推荐镇江方案为全省3个示范方案之一。
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5年,镇江市常住人口将达到323万人,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6%,伴随着未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和产业快速发展,对专业化、便利化、多样化的养老托育需求持续加大。
方案提出,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时,镇江市将根据市场化原则,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到2025年,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力评估覆盖率达到80%,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覆盖率不低于18%。
镇江市将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创新。其中,丹徒区推进公办养老机构“1+N”公建民营模式,引入品牌化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统一运营;句容市建成1家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在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水平方面,镇江市将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推动建设一批普惠养老服务项目。同时,通过市场机制,自主形成普惠养老分级服务价格,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差异化服务,保障老年人享受到优惠的养老服务价格。
推进标准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多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22-2024)》,镇江市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计划新建36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这些养老服务中心标准明确,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低到高分为1A、2A 和3A三个等级,其中2A级以上为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所使用面积分别不低于2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配套建设电梯或无障碍坡道等,设置文化活动、保健康复、心理疏导等13类区域,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护、心理慰藉等30余项服务。
政府部门鼓励建设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对符合建设标准的2A和3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给予每个最高2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服务达到要求的2A和3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给予每年9万元和18万元的运营补贴等。
同时,有关部门将加强监管。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调查评估制度,在项目建设前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实地开展调查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施工图纸设计和项目资金测算的重要依据,避免不按标准建或先建后改。落实信用管理规定,对于发现套取财政经费、降低服务质量等行为的机构,及时予以调整清退,并列入联合惩戒名单。
实施多项养老机构、人员补贴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助餐
11月28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发布公示,将对2022年市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放补贴,经单位申请、业务部门审核、数据联网比对,杨金兰等214名人员符合岗位技能提升补贴发放条件、沈玉祥等200名人员符合就业培训补贴发放条件,拟补贴资金总额30.314万元。
12月日,市民政局规划财务处发布《镇江市区民政补贴政策简介》,其中详细介绍了养老服务补贴政策:
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对以自有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护理型床位1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张非护理型床位7000元;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用房举办且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有效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护理型床位8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张非护理型床位4000元;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按床位数计算建设补贴,但补贴资金累计不超过投资总额的50%。
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对等级为一至二级的养老机构,分别享受基准补贴1倍和1.1倍的运营补贴,三至五级养老机构统一享受基准补贴1.5倍的运营补贴。已备案未评级的养老机构,享受基准补贴0.8倍的运营补贴,享受1.5倍基准补贴的机构床位还应满足护理型床位要求。基准补贴标准为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20元、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80元。
此外,还包括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补贴、人才父母“惠老关怀”补贴、社区养老服务补贴、居家养老信息呼叫服务补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贴、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等。
努力提高全社会医卫护理水平
引入“青春力量”呵护“银发时代”
大字中国传媒总策划马大林认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老年人基数大,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相对薄弱,制度等亟待完善。一项大的制度建立、启动、操作相对困难,牵涉的面多且复杂。针对社会养老实际情况,他建议:
进一步加强涉老人员养老制度建设。对60岁以上老人、失能失助老人由国家开设“老年助能”公益保险项目,主要用于居家、住院失能的陪护赔付,有效解决老年人陪护、护理问题;实行老年人医保支付优惠,逐步全免;老年人失能助能依靠护士护理。
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学校,特别是卫校,尽快解决护理短缺问题;适老项目优先考虑居家养老和护理队伍的培训;居家养老要着力抓好建成小区适老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和可能,可积极在小区探索建立医护室、餐饮室、读书娱乐活动室、综合帮抚组、养老服务中心及安享堂等等。特别是要加快老旧小区电梯按装进程,确保高效、有序运作。
马大林表示,老年人事业是阳光的事业。需要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好老年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