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独居女孩的隔离食谱:我们仍要好好生活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9 18:5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惠阳保姆13825404095作者:橘总,原文标题:《20个独居女孩的隔离食谱:每顿都把咸菜端上桌,显得丰盛多了》,头图来自受访者@暴力萝拉


封锁、核酸、抢菜,现在无论是赛博空间还是真实生活,都被这几个词笼罩着。新鲜菜叶和鲜肉身价暴涨,于是出现了“想买白菜必须买辣椒的奢侈品配货规则”、“凌晨1点穿着睡衣排队买菜”等魔幻现实。


清早逛菜市场,精挑细选带着露珠的新鲜食材,井井有条地安排好一天的菜谱,有如此闲情雅致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见了。外卖和速食产业的发展颠覆大都市饮食习惯,与996一起淡化“制作食物”的重要工序。


但当不能躺在床上等候骑手在20分钟后把饭菜端到门口的时候,已经连吃8桶泡面只剩老坛酸菜的时候,最紧迫的问题出现了:接下来吃什么?


莎士比亚说:“食欲是一匹无所不在的狼”,现在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驯服这头狼。


于是我们搜集了20个独居女孩隔离期间食谱,聊聊这段艰难的时期她们如何解决吃饭这件事。


“独居”这个标签不完全准确,有人独自居住,有人和室友们住在合租房,有的女孩仍然是是在校学生,但唯一的共同点是她们需要独立解决温饱、吃得更好。用有限的食材、工具和心情,靠“做饭”度过压抑又焦虑的隔离光景。


她们在不同时空遭遇同样的困境,不过最终都指向一个主题:只要还想“吃点好的”,生活至少不会太苦闷。


一、没人比我更会解馋


 “用筋膜枪锤大米饭,我做出了糍粑”

小拉和同学,坐标上海


被封在寝室靠隔离盒饭和泡面度日,无比想吃甜食。


翻箱倒柜发现宿舍还有之前剩下的糯米粉和豆浆粉、奶茶粉,本来应该用黄油或者玉米油我只能用香油替代。


混在一起然后不断地倒水不断地搅拌,这个步骤非常适合居家办公摸鱼或者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


然后把面团揪成一小坨上锅蒸,宿舍一楼有公共厨房帮了大忙。蒸完出锅粘着豆浆粉吃味道还不错。没想到一次就做成功了,因为这已经是最低低配,所以我给它起名叫有手就会做的糍粑。



没有锅蒸的朋友也不要灰心,可以尝试一下用瓶子或者筋膜枪套上保鲜膜,(疯狂)捶打隔离餐里的大米饭。经过我们测试发现,米饭版的比糯米粉版的会硬挺一点,挺适合摆盘拍照的。


糍粑之大米饭版本


我还用学校发的水果熬过梨羹,一个香水梨配6块冰糖小火慢煮2小时直到把水煮干,然后第二天早上冲水喝。也拿学校发的水煮蛋做卤蛋,宿舍里没有冰箱,卤汤都是现吃现调。


梨膏冲水


我们宿舍的妹子都挺会种苦中作乐的。


之前把隔离盒饭重新摆盘拍了组照片,我们称其为中式Omakase。


感觉盒饭二次加工以后吃起来能有点仪式感,毕竟隔离的生活太枯燥,一整天都坐在宿舍里上网课,搞点花样让时间过得快一点。



“想喝碳酸饮料,红茶里可以放泡腾片吗?”

云休休休,坐标吉林


隔离期间疯狂想喝饮料了,宿舍里只有咖啡和茶包,以及学校发的几片泡腾片。于是我就在豆瓣上求助,这俩玩意能搭配在一起吗?


我不太喜欢喝白水,但是隔离餐比较咸,就想调点有味道的饮品,也好让自己多喝点水,等过几天尝试一下。


现在除了每天吃发放的隔离餐,学校会提供购物通道但也只能买泡面,咸菜,拌饭酱,火腿肠,刚刚加了牛奶这个选项。解馋只能在这些食材上发挥想象力了。



学校的早餐里有核桃奶,我尝试把咖啡冲进去,但是核桃奶的味道太重,效果不太好。还试过米饭+水+火腿肠+鸡蛋,在小锅里煮粥、把大米饭打成糍粑蘸白糖吃。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隔壁同学过生日,她用小块桃李纯蛋糕,浇上酸奶,撒上麦片和奥利奥渣,做了个“生日蛋糕”。


同学生日当天拍下的照片


手写“HAPPY BIRTHDAY”用曲别针固定,蜡烛是去年剩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没有饮料蛋糕的日子,至少要有快乐啊。 


“疫情咖啡店关门,怎么解馋呢?”

花卷在哪里,坐标上海


讲讲我是怎样解馋的吧。


昨天采购了一波非刚需食材,买了可可粉、喷射奶油、巧克力、白糖、棉花糖,想要做一杯棉花糖可可,因为疫情咖啡店都关门了,所以自己解解馋。



前天做了一杯和青梅有关的饮品,但是缺少气泡水,不太对味。


隔离之后特别想吃烧烤,家里也没烤箱,就试着用油煎菠萝鸡肉串,效果还不错。


先把鸡腿肉切成小块,放入生抽、料酒、老抽、辣酱、洋葱块、胡椒粉腌制1个小时,菠萝切成小块泡一下盐水,然后穿成小串儿,热锅放油,小火慢煎鸡肉串,煎到表面金黄色再捞出来。重新洗锅将煎好的肉串放入锅中,加入两勺生抽、一勺料酒、半勺老抽、一勺白糖、一勺辣酱,大火收汁。



隔离后很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主要是面对各种不同颜色的食材,很治愈。


“有颗娃娃菜撑不住了,我把它腌成酸菜”

11222333,坐标上海


晚上刚准备睡觉突然刷到小区群说隔壁菜摊在门口卖菜,想到之前囤的菜快吃完了惊坐起,我穿着睡衣就直接出门,当时已经凌晨一点了。


下楼发现大家都陆陆续续出来卖菜,不过还蛮有秩序的。菜贩开着灯让我们挑菜,有个小姐姐拿了两袋豆干,我随口问老板还有豆干么,老板说是最后两袋了,小姐姐立刻分了我一包,菜也没有涨价,我还挺感动。


绿叶菜和猪肉老是抢不到,但是最近真的好想吃猪肉韭菜饺子啊,不知道为啥韭菜如此难抢。明天还抢不到韭菜的话就用胡萝卜和鸡蛋凑合。前有一次好几天没有绿叶菜,求助同事送了几颗她家的小青菜给我。


做的排骨焖面


为了让囤积的蔬菜保鲜,我疯狂学习各大App食物储存大法,顺便留着吃掉的菜根看看能不能水培。最近刚把吃完的生菜根泡在杯子里,不过目前没啥进展。前几天我开始腌酸菜, 因为正好有颗娃娃菜快撑不住了,想腌了还能延长寿命,希望解封的时候酸菜也腌好吧。



被封久了就会特别馋某道菜,这几天很想吃油泼面,打算尝试一下做面食。之前用拼尽全力抢了一包火锅底料,复刻了一下麻辣香锅。


隔离这几天明显感觉吃麻麻香,身体负担都减轻了。皮肤没长痘痘,许久未变的体重也轻了几斤。主要是从工作和social里脱离出来,也算是难得的喘息。


“没酱油了,我用速冻水饺煮面条”

Zoe,坐标上海


最近在忙项目,虽然是居家隔离但心思都在工作上,没办法放很多精力在吃什么上。


囤货的时候大部分买的都是速冻,差不多买了400块钱的速冻包子、馅饼、水饺,然后是两箱方便面外加一袋大米。


饿是不饿,但越吃越难吃。


保质期越短的食物越是难抢,像绿叶菜、水果、豆腐和牛奶这种,但我真没想到葱也完全买不到。菜不够我们就下楼去小区里“打游击”,因为小区很大,里面有类似菜市场的地方,有的晚上会进货,我们就晚上10点多去那里瞄一眼,抢到啥就看运气了。


炖鸡翅


调料没了也很难受,我三天前用完了家里最后一瓶酱油,盐也用完了。面条没味道,我就用速冻水饺煮面条。稍微好点,就像吃了一碗很多饺子皮的饺子。


一直都特别想吃妈妈做的煮蛋皮,就把鸡蛋和淀粉搅一起,煎成很薄很薄的饼皮,然后切条,煮,放一把韭菜。但是我做出来非常硬巨难吃,发现是淀粉的种类不对,我用了红薯淀粉。


之前我对做饭很有热情,经常午饭自己带饭,被同事激发胜负欲拼着带。


现在就很不想做,我发誓解封之后再也不要做饭了。


二、我们是躺平的外卖乐观主义


“从来不做饭,抢都不知道抢啥”

羞花,坐标上海


晚上得知要封了,我这个从来不做饭的人,还能买点啥?


之前还没到这么严密的时候,一日三餐全靠对付,早上鸡蛋饼干、中午面条、晚上酸奶零食。


至今唯一做过的一顿像样的饭,是朋友远程耐心教的“快手焖饭”。


朋友原话:米饭和水的比例为1:1,倒入少量生抽(画两个圈就行),番茄底部横切去除(这样能够让番茄汁浸透到米饭里),番茄顶部切交叉的十字,土豆切丁(指甲大小),香肠切薄片,放入少许盐(两小撮),少许香油(一圈)



这种难度是我可操作范围内的极限。同在上海的表姐都看不下去,帮我带了份抢到的战果。这些菜应该够我下面条的了吧。


这是羞花姐姐抢到的物资


隔离期间我打算躺平减肥了,低消耗低摄取。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外卖终究会向我张开双臂。


“解封当天,我马上下单一份锅包肉”

zxh,坐标深圳


居家隔离这几天,我瘦了两三斤。食谱可以简单概括为老三样,一天吃两餐,早上苏打饼干+牛奶,晚上速冻饺子或者鸡蛋面条。



买菜要提前一天在盒马或者沃尔玛上面定,当天是拿不到菜的。后来沃尔玛有确诊也封了,盒马一般也约不上,就没怎么买菜了。从此没有了世俗的欲望,就算把仅有的菜下到面条里点缀清汤寡水。


虽然我吃得寡淡,用的餐具还挺雅致的。


晚餐吃过一次黄油配花卷,寒酸中透露着一丝精致。我就拍了张照片,看起来有点日料内味儿了。



解封当天感觉像刑满释放,马上点了份锅包肉和蒜蓉青菜的外卖。我是深圳人,竟然最想念的是锅包肉。吃到嘴里的时候老泪纵横。



三、厨神养成记


“隔离期间做了451道世界各地料理”

千鹤,坐标多伦多


2019年12月因工作外派到多伦多,20年3月的时候加拿大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开始我的外派期是一年。后来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回国,延期了半年,所以我差不多居家生活了15个月。


20年3月刚开始居家生活的时候,情绪不是很稳定。我是独生女,一方面对爸妈在国内很担心;一方面很不适应憋在家里,以前的我不是在旅行,就是在计划旅行;最后就是对这个世界有点绝望。我做了很多事情来适应,通过看书、看纪录片稳定情绪。


后来稳定下来我会给做的食物拍照发朋友圈,后来我越来越追求食物的好看和口味,开始跟着美食博主们的视频学习做饭,朋友圈的点赞越来越多,我的动力越来越大。


有一天我做了扬州炒饭,第二天我做了一个日式咖喱牛肉饭,然后灵感来了:为什么不每天做一道世界各地的特色料理?一来我本来就要每天做饭,二来我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三来我可以学到好多手艺呀,这不是一个超级棒的想法吗。



我会一个一个刷美食教程,从简单到困难,住的房子里工具都很齐全。基本上工作日的做饭时间在两三个小时,周末的做饭时间会长一些,有些料理可能要花六个小时。


像黯然销魂饭的叉烧,现成的买不到,就得从泡玫瑰露的工序开始。做土耳其simit面包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失败料理,因为操之过急,封口有点松,导致烘烤的过程中膨胀变形,成品变成很丑的样子。(编辑:看起来的样子还是超好吃啊)


咬掉一口就舒服多了。



做饭另外一个动力是公寓有个很网红的阳台,阳台上有一套很网红的休闲桌椅,非常适合摆上料理拍张网红照,虽然我不是网红,但喜欢给高颜值食物拍美照,做好的料理拿到阳台上摆拍,是每天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这一年来我把食材的特性,营养学,料理学的书籍和学习视频看了个遍,比如光发酵这一门学问就非常大,面粉这一种食材全世界都有不同的做法,如星辰般浩瀚,我一边做饭一边学习这些内容,生活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很多食物,以前我只是吃,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做的,放了哪些食材,自己做跟买来吃是两种体验。



最近有个很火的单词叫心流,其实料理是很能产生心流的,当你专注在切割,摆盘,观察火候的时候,都能产生心流,这种经历会让人学会静下心来并专注于一件事情。


不过回国以后就完全没做过饭了。加拿大的外卖就是烤鸡炸鸡薯条披萨汉堡沙拉甜甜圈饮料和各种面包,国内的外卖能点出花,谁又能拒绝呢?


“从不会做饭,到邻居夸我刀功好”

染雨凉,坐标深圳


因为居家隔离的吃饭问题,我一度崩溃过。


崩溃在于吃的东西一直都是重复的,泡面天天吃,腻了就想换口味,但是自己不会做,就很容易崩溃。崩溃过后痛定思痛,还是得照顾好自己,不然没有抵抗力。


大多时候一直都在自创菜式,为了解决绿叶菜,我可能一锅都是水煮,然后凉拌,或者部分再炒一下变成炒菜,熟的菜比较能放,不容易坏。


因为家里总吃水煮青菜,我就做过水煮西兰花+荷兰豆。水煮的荷兰豆真的很甜。



疫情期间我们有建一个物业群,大家都居家隔离,因为物资就像开盲盒,每次都不知道拿到的是什么,时不时的就会在里面晒吃的,有些比较会做饭的就会在群里教我们怎么做。


比如告诉你哪种食材可以煲汤,哪种可以炒或者炸,再附上他自己做的图。一些成家的就知道我们平时不太做饭,就会主动在群里发,然后我们自己去小红书或者抖音查,自己学着做。


有一次隔壁邻居发了一张热狗网图,有个邻居真做出来了。




那天我晒的时候他们就会说看起来很有食欲,还有个邻居说我刀功不错,她没说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刀功。



生活所迫尝试了之前从没想过尝试的事。满足口腹之欲,原来也挺有成就感。


有机会我也想把这期间我会做的菜,回家做给家人尝尝。


“因为隔离,我把室友感动哭了”

暴力萝拉,坐标上海


3月份才搬到现在住的地方,之前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租了五室一厅其中的一间,压根没有厨房,客厅只是一个狭窄的过道,放着公共的冰箱和微波炉。


现在和室友租了一间有厨房的两室一厅,正好居家隔离开始试着做饭,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上周想去饭店吃炸带鱼,因为小区被封只好作罢,外卖点一份炸带鱼要50块左右,最后决定自己做,买到新鲜的带鱼,从清洗到腌制再下锅煎炸,每一步做得都很忐忑,但是口感意外得不错。



我和室友会提前讨论一周要做的菜,列出一个清单,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现有食材的分类和数量,充分利用避免浪费。



现在不好买菜有居民志愿者给大家争取团购蔬菜,27号凌晨一点领到个28块钱“盲盒套餐”,里面一捆芹菜、几捆小青菜和几块豆干。比想象中少,不过特殊情况可以理解吧。


隔离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自己是个需要朋友照顾的邋遢鬼,相当于半个生活不能自理,总觉得什么都很麻烦,也不太会关心人。


这两天和室友吃饭的时候她突然来一句:没想到你是个这么靠谱的一位成年女性。


其实我是个天赋型选手。


另一个上海天赋型选手哗啦住在闵行,采访当天正好第一次收到物资


隔离期间加入了很多交流经验群,大家互相提醒6点钟抢菜,一起安慰鼓励情绪低落的群友,之前彼此都是陌生人,有相同的境遇之后就成了共同体。


“手握我妈过年寄的灌肠烧肉,我像个大财主”

龙光彪,坐标深圳


被封时我还挺警觉的,当天10点多外卖员打来电话,说我这个楼封了,进不来,东西放门口,让我自己下去拿。


到一楼,看到保安大叔已经把他的小桌子搬到了门外,锁上了门,穿着防护服,问大白也是语焉不详。我意识到情况有点不对,就开始采购。先下单盒马,买了蔬菜、泡面、螺蛳粉,后来越琢磨越不对,想再下单盒马,配送时间全部约满了。后来在叮咚上买到了青菜牛奶鸡蛋冻虾仁。


下完单没多久楼道里开始有大白喷消毒剂了,我探出头看被告知不能出门。我最恐慌的一刻,早知道就买多点了,再点进去叮咚也是配送时间全满了。


最难抢的前三名是韭菜、生菜、金针菇。韭菜完全不给你反应时间,生菜能挺3~5分钟,金针菇最开始很夸张,限量供应,每人只能买一包。一包够谁吃啊?


隔离第二周才抢到了韭菜,也攒够了3包金针菇,做了最爱吃的韭菜炒鸡蛋,用蒜蓉金针菇卷饼,那一刻可太满足了。


年前我年前家人担心我不能回家过年,寄来了很多家乡的馒头包子、大饼和灌肠、烧肉。这几天晚饭的荤菜就靠家乡特产。过年我爸爸自己做的烧肉,有猪头肉、猪耳朵、猪大肠,从冰箱里拿出来切出约摸我吃一顿的量。



终于有一天,我吃够了烧肉,需要吃点新鲜的肉,很想念家里的肉丸子。就问家人做肉丸子买什么肉,家里对肉的各个部分的叫法和这里不一样,不知道后肘肉是哪个部位(现在反应过来,后肘肉就是后腿肉?)。亲戚说带点肥的好吃,从盒马上挑了一份300克的带皮前腿肉,实物一来大失所望,肥肉太多了。


后来跟妈妈视频按照她教的,把肉皮去掉,切成几小块,多放点盐抹一下,葱花、姜(我没有姜)切大块,一起放进绞肉机,再加一点水。懒得再多刷一个碗,就着绞肉机用手团一团,放盘里。然后烧锅热油撒葱花,加水,水开挨个放肉丸,空当切了那棵大娃娃菜扔进去,用蒸锅热一块大饼。给家人拍照片,他们都觉得做得很不错。



这顿饭我吃的很满意,6两肉做了19个丸子,一顿全吃了。最重要的是,我能处理生肉了,好像也不是很难。


其实感觉自己还是有点生活智慧的,囤的娃娃菜到深圳解封的时候都没吃完。


“自制扯面,就没见过比盘子还厚的面”

玥小饼,坐标西安


我在西安,度过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24号的隔离生活。


那时候已经不是说什么菜难抢,而是有什么吃什么。菜贩每天在拼菜群里发个采购单,想买就列个清单。等个一两天菜送来,由菜贩送去小区后门,大家做贼一样偷着去拿。



运送过程中因为挤压所以难免拿到的菜有磕碰损伤,就得列出单子,哪个菜的“伤”比较重,得先吃,哪个还能再放放,赶着吃的菜谁跟谁能凑到一起吃的,最大程度避免浪费。


一天三餐也缩减成两餐,鸡蛋是不舍得每天都吃的,怕吃完了买不上。


为了尽量延长蔬菜的保质期,买回来的绿叶菜基本马上清洗干净,烧一锅开水。放几滴油,一撮盐,洗净的绿叶菜下水焯烫一下,捞出来攥干水分,分装在小袋子里,晾凉以后放进冷冻室,每次吃的时候拿出一块隔水解冻了再吃。



这种方法是之前储存季节性蔬菜的办法,比如春天买到了很鲜嫩的香椿、野菜、槐花、春笋,就可以先焯水冻一部分,这样其它季节想吃的时候也能解馋。


水果就只敢买些柑橘类或者苹果这样耐放的,如果想储存长一点时间可以自己加工成罐头或者果酱,但是因为煮制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糖,疫情期间超市停业、快递停发,买不到糖,所以也没法做罐头了。


有阵子特别馋一口油泼扯面,面粉是有的,就找教程看了学着做,猜不到是哪个环节出状况,做出来的面就是扯不长也拽不薄,印象里几分钟就能煮熟的面片愣是煮了半个小时都还夹生。一碗面吃下去直接消化不良,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比盘子还厚的扯面。



解封之后再也没吃过油泼扯面,那次吃的现在还顶着。


疫情开始后我都有点囤积癖了,家里一直保证有20斤大米的储备,还买了两斤脱水菜干备着,万一买不到新鲜蔬菜的时候还有菜干可以复水再吃。


保持冰箱有足够储备的前提下,循环更新里面的储存。家中常备鸡胸、虾、冻杂菜、手抓饼、冻饺子。以及储备整箱的方便面、纯净水、金枪鱼罐头、午餐肉罐头。


经历过封城,我现在的抗风险意识一直处于拉满状态,放松不下来。


“生活里唯一能掌控的,也只有每日菜单了”

LLL,坐标北京


这次隔离经历还挺难忘的。2020在家过完年因为疫情拖到元宵节之后,被公司召唤回去上班。进京就要居家隔离14天。当时疫情还挺严峻,每天过得提心吊胆。


我住在隔断房间里,隔壁小伙抽烟,咳嗽一声我心就跟着颤一下。


居家办公每天的工作很零碎,而且随时等待被呼叫的状态,有离职打算因为疫情找工作也推进不下去。在10平米的房间里,最有动力进行的也只有两件事:每天看一部电影,以及写下今天的菜单和准备做饭。



我一般在便利贴上写菜单,然后一张张贴在书架上,幻想自己是西餐厅主厨给VIP设计菜单,每天绞尽脑汁编排采购的物资。保证每餐有荤有素,一餐两菜,平衡每天的丰盛程度。


因为平时就很喜欢吃烤肉,正好之前有个巴掌大的小烤盘,基本以两天一次的频率吃烤肉,吃得我油光水滑,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一段是饮食上自由放荡的日子。


过程拍成抖音,我妈给我点了个赞


不能出门、工作、没人说话、担惊受怕,写菜单能让自己对生活有点点掌控感、计划性以及小期待吧。


“每顿都把大咸菜端上来,显得丰盛多了”

GL,坐标吉林


算一算,到下个月9号居家隔离就满一个月了。就没放过这么长时间的假,我家狗都懵了,怎么老在家陪我呢。


封控以后朋友每天一问菜够不够,我的情况还好,主要还是得感谢自己懒。家里囤了很多之前的冻货,冰箱被塞得满满登登,我妈一直劝我把冰箱清一清,懒得弄。


于是我翻到了去年8月份剩的酸菜肉饺子、过年蒸的冷冻大馒头和半只小笨鸡、以及一袋半年前的鸡柳。


左下角是大麻花


接下来开始消耗库存,做过小鸡炖蘑菇这种硬菜,还包过几顿饺子。


最开心的是前天在网上托人买到柳蒿芽。去年这时候东北都能吃到开春的第一波野菜,当时清明节跟我妈去河边挖过各种婆婆丁、柳蒿芽,到菜市场又买了两斤,蒸了两屉包子。


右下角是柳蒿芽


我平时就有做完饭,把每盘菜和碗筷摆得整整齐齐地拍张照的习惯。


左上角是咸菜嘎达,右上角依旧是大麻花


你看我把麻花撕吧撕吧也能凑一盘菜,左上角的是那盘你肯定猜不着是什么,腌的咸菜块被我切成条。


每天端上来凑个数,看这一桌子菜多丰盛啊。


1942年,美国美食作家费雪写了一本《如何煮狼》,教美国人在二战食品短缺时期如何度日,在果腹之于还能吃得丰盛且满足。


比如炒鸡蛋的时候放点面包糠,就能收获一大盘炒鸡蛋、蔬菜要先洗干净,莴苣生菜和沙拉菜应该切掉白心可以保鲜地更久。


费雪说“战争是兽行,但有件事足以证明我们是人类,那就是我们有能力从中学习如何过得更好。


采访结束后,刚刚解封的zxh发来一段朋友转的视频,说深圳湾夏那边有人为了庆祝解封在放烟花,过年都不曾有过的热闹在宁静的夜空中绽放。



她说今天不吃饺子,都对不起这个场面了。